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伦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大豆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生大豆
  • 1篇居群
  • 1篇SSR
  • 1篇大豆

机构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杨存义
  • 1篇赵青松
  • 1篇年海
  • 1篇马启彬
  • 1篇张杰
  • 1篇陈振伦
  • 1篇赵云云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广东5个野生大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广东省5个县野生大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为广东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5个野生大豆居群在60个SSR位点共检测出263个等位变异,同一位点上等位基因数目最多为10个,最少为2个,平均为4.38个;不同群体中特有等位基因数不同,其中连州(LZ)和南雄(NX)野生大豆的特有等位基因数目较多,分别为19个和16个;Shannon指数(I)变化范围为0.162~2.174,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073~0.899。(2)广东连州(LZ)野生大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仁化(RH)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二者的Shannon指数(I)分别为0.811、0.113;群体分子方差(AMOVA)分析结果揭示,居群间变异占51%,群体内变异占49%,且仁化居群与其他居群间基因流较小。(3)依据遗传距离可将连州(LZ)和连南(LN)聚类为一类,乳源(RY)和南雄(NX)为一类,仁化(RH)单独为一类。研究表明,广东不同野生大豆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而且居群内基因类型多,其中连州(LZ)和乳源(RY)野生大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证明广东野生大豆群体保存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赵青松陈振伦赵云云张杰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关键词:野生大豆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