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明浩

作品数:1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经学
  • 4篇园林
  • 4篇中国园
  • 4篇中国园林
  • 4篇诗经
  • 4篇文学
  • 4篇国文
  • 3篇中国文论
  • 3篇诗经学
  • 3篇文论
  • 3篇文艺
  • 3篇汉代经学
  • 2篇中国文学
  • 2篇诗学
  • 2篇视域
  • 2篇会通
  • 2篇功能论
  • 2篇国文学
  • 2篇汉学
  • 2篇《诗经》

机构

  • 17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7篇郭明浩

传媒

  • 2篇中国文学批评
  • 2篇中国美学研究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 1篇古代文学理论...
  • 1篇跨文化对话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中国语言文学...
  • 1篇美学与艺术评...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中国文论关键词之“失语”再省思
2019年
"失语"说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在学界引起了持久争鸣与强烈反响,"失语"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关键词。"失语"说的提出渊源为:西方文论长期主宰中国文学理论及由此引发的身份焦虑,回归传统文化呼声高涨,西方"后"学的助推作用。"失语"作为一种策略,意在警醒文论界走出模拟、走向创新,但时至今日,我们对西方文论的反思依然十分欠缺,而中国古代文论面临的困境愈加严峻。"失语"说对构建未来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依然有其重要意义,既有助于更全面客观认识中西文论之利弊短长,还有益于厘清西方文论与古代文论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郭明浩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论话语
《诗经》与沈德潜诗学体系建构
2016年
伴随经世实学与朴学的发展,儒家诗学在清代得以重振,并成为清代诗学话语的重要一脉。沈德潜是清代儒家诗学的代表人物,倡导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并以《诗经》为核心来建构其诗学体系。在诗歌溯源方面,将诗歌源头推溯至《诗经》;在诗歌体式方面,不仅就《诗经》体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将诸诗的文体渊源归于《诗经》;在诗歌技法方面,对比兴多有阐发,且要求诗人创作不仅要重视技法,更要重视温柔敦厚之诗教。
郭明浩
关键词:《诗经》沈德潜诗学体系温柔敦厚
七十年中国文论的回望与反思——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
2020年
为了更好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经验,检视七十年来中国文论的探索成果,2019年10月19—20日,“‘中国文论七十年经验总结与反思’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湖南湘潭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湘潭大学主办,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一百五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二百余名学者与会。
郭明浩
关键词:中国文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批评
新旧之间:刘大白诗经学发微
2020年
在“五四”时期批判传统、建构新文化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刘大白作为民初“《诗经》大讨论”主要参与者之一,在现代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刘大白的《诗经》阐释从文学鉴赏出发,注重揭橥《诗经》的抒情特质,大量运用民俗分析、字义疏解、音韵辨析及以史证《诗》等研究方法,并从现代文学视野厘定《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他还试图重新阐释“六义”,解《诗》重抒情反《小序》,但赞成“孔子删诗”说,其穿行于承袭与新创之间的立场在中国诗经学现代转型大潮中颇具代表性。
郭明浩王惟郅
关键词:刘大白《诗经》
异域之眼:美国汉学界论北宋诗歌书写中的文士雅趣
2022年
北宋诗歌中关于艺术收藏、艺术品交换、赏石风习、园林活动、牡丹欣赏等文士雅趣及其所反映的审美心态、艺术趣味是近年美国汉学界的关注焦点与讨论热点。他们认为:北宋文士收藏艺术品时普遍存在矛盾心理,这源于世俗与哲学双重原因,但已有文士对收藏家身份与收藏行为并不避讳;文士间的艺术品交换,既有“交易”属性,又常引向哲学思考;文士赏石常徘徊于道德批判与哲学思考之间,并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但依然选择为赏石的正当性、合理性辩护;园林活动作为文士追求“乐”境的产物,既有政治道德色彩,亦不乏哲学意味;欣赏牡丹产生的审美与道德悖论引发苏轼的“焦虑”,但他又竭力为己开脱。
郭明浩
关键词:美国汉学北宋诗歌
论蔡宗齐对中国文论话语的还原及中西比较
2021年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质与世界价值系百年中外学界的讨论焦点,汉学家蔡宗齐于此有卓越建树。他认为,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有“独特系统性”,集中体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将文学视为内外“和谐过程”,旨在实现天地人和谐。他揭橥了诗言志、兴观群怨、以意逆志、情、温柔敦厚(郝敬)等中国文论“术语”的发生语境、理论内涵、嬗变轨迹和价值意义。他极为注重还原中国文论的历史情境,尤其强调追问哲学渊源,既试图阐明早期中国人世界观对文学观的深刻影响,还探讨了诸多文论关键词的哲学背景。作为域外龙学研究名家,他对刘勰文学思想的来源、体系框架及创作论进行了深入考察。蔡宗齐还将中国文论纳入比较诗学视野进行审视,以内文化、跨文化与超文化三重视角开展中西比较,阐明中西方文论的异同及因由,并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探究中国文论的模式。
郭明浩
关键词:中国文论比较诗学
汉代经学视域中的文艺本源论
2022年
经学是汉代文艺理论孕育与发展的温床,汉儒关于文艺本源的认知亦多从经学化出。在先秦“诗言志”说的基础上,汉代经生对“志”为诗之本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但也进行了道德化限定与政治性规范。受性情论影响的“情本论”,虽然注意到“情”之于诗乐的发生学意义,但同样被纳入政治伦理范围,纬书中的诗含“情”则具有神秘化倾向。汉儒已然认识到人心之动生诗乐,但经学论述中的“心”非个体心理活动,而是受政治钳制与伦理调控的精神世界。
郭明浩
关键词:汉代经学心本论
郭嵩焘诗经学经学思想经世品格表微
2020年
作为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郭嵩焘秉承湖湘学术经世致用的一贯品格,治《诗》兼采汉宋,以致用为归宿。身处变乱之世的郭嵩焘对《诗》之"变雅"尤为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希冀以之针砭现实、惊醒世人、有益世用,尤其是以论"变雅"中"谗言"之危害为切入点,提倡"尚行",反对"尚言"。郭嵩焘极为注重承续儒家《诗》教传统,并以之为准绳品评古今诗歌高下,虽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其思想的保守倾向,但由此既能表现其"忧道之心",更可见出其经世旨归。
郭明浩
关键词:郭嵩焘诗经学经世致用
出经人文:古史辨派与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
2024年
古史辨派对传统诗经学进行了全面质疑,并直接推动了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全面质疑并挑战传统学术话语的古史辨派试图祛除《诗经》的经学文本身份,消解其合法性与权威性,重新审查前代经说,尤其是在质疑孔子与六经关系的基础上,否定“孔子删诗”说。古史辨派试图弃经入文,重构具有现代色彩的诗经学,集中体现为以现代文学观念再造《诗经》,特别是以秉持民间立场的“歌谣说”最具代表性。古史辨派出经入文,对形塑中国现代诗经学有重要学术意义,但以今日眼光视之,亦自有其不足之处。
郭明浩
关键词:古史辨派诗经学
“造园如作诗文”:中国园林营构与文学创作的会通
2023年
中国园林和文学孕育于同一文化土壤,园林构筑与文学创作之间亦会通互渗。“有法无式”是中国艺术创作的基本准则,文学创作提倡“活法”,反对“死法”,园林营构反对模拟蹈袭,倡导新创与因地制宜。“以少总多”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本质性规定,是中国古人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园林构筑也试图在有限空间造无限幽境。作为艺术手法的虚实互见是创构意境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学创作强调虚实结合生无限意境,虚实相济更是造园的根本法则,尤其体现在中国园林构筑贵“曲”之上。
郭明浩
关键词:文学创作会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