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俊先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变质
  • 2篇佛子岭群
  • 2篇变质条件
  • 1篇地质温压计
  • 1篇地质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岩相
  • 1篇扬子板块
  • 1篇杂岩
  • 1篇造山带
  • 1篇闪岩
  • 1篇群主
  • 1篇郯庐断裂
  • 1篇温压计
  • 1篇角闪岩
  • 1篇角闪岩相
  • 1篇北淮阳
  • 1篇变晶结构
  • 1篇P-T条件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石永红
  • 4篇赵俊先
  • 1篇侯振辉
  • 1篇王娟
  • 1篇聂峰
  • 1篇曹晟
  • 1篇李秋立
  • 1篇张忠宝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肥东群变质岩石学、年代学分析及变形时限的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长期以来,对于承载郯庐断裂全演化过程的肥东群的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诸多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变形时限方面。本文通过对肥东群不同类型岩石的岩相学、热力学和年代学研究,详实地探究了肥东群的变质条件和时限,并充分讨论了肥东群的两期韧性变形时限。研究显示,肥东群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变质,温压条件大致为T=550-650℃和P=0.5-0.9GPa。同时,依据5个二长花岗片麻岩、1个变形花岗岩(167.2±4.6Ma)和1个花岗闪长斑岩岩脉的年龄(130±5Ma)的锆石年龄和前人的年龄数据分析,认为早期的变形以一组倾向南东的面理和线理为代表,其形成的时限可能在133-167Ma时间段。而晚期的变形以一组宽约3-5m NE向的陡倾糜棱岩带为特征,其变形时限可能在122-133Ma。
石永红王娟张忠宝赵俊先聂峰曹晟
关键词:郯庐断裂
北淮阳变质单元中“浅变质”带——佛子岭群主期变质条件和碎屑锆石年代学探究被引量:6
2019年
佛子岭群为北淮阳变质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最北缘,处于扬子和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构造位置极为关键。长期以来,佛子岭群一直被视为扬子板块北缘沉积产物,并以加积楔形式产出。然而,随着年代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的深入,对其构造归属和形成动力学机制产生了差异性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佛子岭群变质属性缺乏准确的判定所致。为此,本研究对佛子岭群展开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区域变质岩石学研究,以及岩相学、热力学和年代学分析。研究表明佛子岭群构成较为复杂,主体由细粒的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和石榴云母片岩构成。主期变质PT条件评价显示,其温压范围为610~620℃和0. 9~1. 0GPa,普遍经历了中-高压角闪岩相变质,并非为"浅"变质产物,并卷入了较深层次的俯冲-折返过程。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佛子岭群年龄跨度较大,范围为3101±48Ma^413±9Ma,可分为5组年龄,年龄峰值分别为2537Ma、1567Ma、940Ma、749Ma和440Ma,显示了华北和扬子板块混合物源特征,最年轻的年龄峰值暗示其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
赵俊先石永红唐虎李秋立侯振辉侯振辉
关键词:佛子岭群P-T条件
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演化过程
2018年
宿松变质杂岩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南端,是该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变质程度相对较低,记录的变质演化信息相对较少,所以其变质P-T轨迹的构建一直是研究难点,制约了对大别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针对宿松变质杂岩特征性岩石——石榴斜长角闪岩展开了细致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研究和热力学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具有切尔马克闪石+绿帘石+石英+金红石(Ts+Ep+Qz+Rt)、石榴石+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绿帘石+金红石(Grt+Pl+Ts+Qz+Ep+Rt)、斜长石+切尔马克闪石+石英+磁铁矿(Pl+Ts+Qz+Mag)及以绿泥石+石英(Chl+Qz)为代表等4个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其温压范围依次为591℃~620℃、0.48~0.56GPa,606℃~636℃、1.01~1.12GPa,600℃~619℃、0.79~0.91GPa,400℃~500℃、0.1~0.3GPa,展现了一个近等温升压→近等温降压→降温降压的变质P-T轨迹。P-T轨迹的构建表明宿松变质杂岩经历了早期快速俯冲、折返和晚期缓慢抬升过程,暗示了作为扬子板块前缘块体——宿松变质杂岩在大洋板片拖曳作用下迅速俯冲,由于板片断离在浮力作用下迅速回返,并长时间停滞在上地壳层次,再缓慢上升至地表。
周安泰石永红赵俊先杨根山
关键词:变质杂岩变质作用地质温压计大别造山带扬子板块
从变质地质学视角透析“浅变质”佛子岭群及其构造含义被引量:4
2019年
佛子岭群位于大别造山带最北缘,处于华北和扬子板块结合部位,是获取两大板块耦合过程和信息的重要岩石单元.由于佛子岭群一直被视为典型的“浅变质”复理石建造,故研究多是从沉积学角度展开,并籍此对其构造归属和动力学机制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为此,本文将从新的视角(变质地质学),解析佛子岭群岩石构成和变质作用,为充分探讨佛子岭群形成机制提供变质岩石学的支撑.野外调查和全面岩相学分析表明,佛子岭群主体是由各类片岩、石英岩和少量石榴云母片岩构成,但因后期构造作用,裹挟有少量的其他岩石单元的花岗质片麻岩和变基性岩块.对特征性岩石(石榴云母片岩)的主期变质PT条件估算显示,佛子岭群普遍经历了中-高压角闪岩相变质,温压范围为T=550℃~620℃和P=0.6~1.0 GPa.细致的野外露头观测和精细的岩相学研究表明,佛子岭群各类岩石均是由新生的变质矿物构成,普遍发育变晶结构,不具备任何沉积结构和构造.所谓的“沉积韵律”,可能是由不同变质矿物含量差异构成的成分层所致.对比前人研究成果,佛子岭群与庐镇关群存在一个0.9 GPa的压力差异,暗示了两者并非形成于相同的动力学背景,其可能为一个独立的微陆块.
石永红史进飞赵俊先杨根山周安泰
关键词:佛子岭群变晶结构沉积韵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