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东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血相关项目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同时随机抽取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50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狼疮抗凝物(LAC)、血浆蛋白C活性(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PL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D二聚体值。结果急性脑梗死组vWF、PT、APTT及D-D二聚体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PT、APTT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vWF及D-D二聚体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PLG、FIB及LA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虞丹丹周星星胡东伟叶爱芳
- 关键词:脑梗死狼疮抗凝物质高凝状态
- 血浆(1,3)-β-D-葡聚糖及血清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在真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在真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培养阳性且为单一真菌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3)-β-D-葡聚糖、PCT等炎症指标在真菌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结果血流真菌感染组、局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NEU百分比、PL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试验、PLT检测结果真菌血流感染组与局部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NEU百分比、CRP、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β-D-葡聚糖、NEU百分比、PLT、CRP检测结果显示,非白色念珠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CRP、NEU百分比、PLT可作为真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参考依据;血浆(1,3)-β-D-葡聚糖、PLT与真菌性血流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 应芙蓉陈约慧石亮胡东伟周星星
- 关键词:血流感染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