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绍锋

作品数:4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1篇煤层气
  • 19篇气井
  • 19篇煤层气井
  • 7篇管柱
  • 6篇油管
  • 6篇水平井
  • 6篇排采
  • 6篇平井
  • 6篇隔膜泵
  • 5篇区块
  • 4篇洞穴
  • 4篇盆地
  • 4篇举升
  • 3篇油管柱
  • 3篇筛管
  • 3篇生产管柱
  • 3篇气锚
  • 3篇气田
  • 3篇煤层
  • 3篇煤层气田

机构

  • 37篇中联煤层气有...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 1篇中原石油勘探...

作者

  • 40篇秦绍锋
  • 13篇王建中
  • 13篇张守仁
  • 10篇王力
  • 9篇康永尚
  • 9篇张兵
  • 9篇郭明强
  • 6篇李忠城
  • 5篇顾根堂
  • 4篇吴见
  • 4篇李晶
  • 3篇李绍勇
  • 3篇孔鹏
  • 3篇谭东领
  • 3篇金泽亮
  • 2篇叶建平
  • 2篇吴建光
  • 2篇毛得雷
  • 2篇傅小康
  • 2篇薛海飞

传媒

  • 4篇煤炭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机械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层气田三级降压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及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煤层气田进入产气衰减阶段后,有效缓解气量持续递减是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潘河区通过"三级降压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的实施,有效降低煤层气井井口流动压力、阀组流动压力及进入集气站流动压力,增加了单井产气量、阀组产气量及集气站供气量,进一步地提高了煤层气藏的采收率。
秦绍锋
关键词:煤层气采收率
煤层气田排采主控地质因素权重评价及地质意义
科学合理地评价地质因素对排采的影响程度是正确认识排采效果的保障,而影响排采的地质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对于评价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层气田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需两两相比较...
秦绍锋康永尚曹爱娟毛得雷王会娟
关键词:煤层气层次分析法地质因素
煤层气井排采动态主控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和柿庄区块煤层气(CBM)井的排采动态在整体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单一区块内部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两个区块的煤系地层沉积相、煤层渗透率、断裂构造、地应力类型和构造应力强度以及顶底板岩性组合类型等因素对排采动态的影响开展对比分析。基于静态地质条件和排采动态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煤系地层沉积相、煤层渗透率、地应力类型和构造应力强度的差异是两个区块煤层气井排采动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单一区块内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差异受控于局部断裂构造、地应力类型以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类型等局部因素;在煤层气开发选区和开发井位部署时,应综合考虑资源量、渗透率和多种局部地质因素的共同影响。
康永尚王金姜杉钰叶建平张守仁张兵秦绍锋
关键词:煤层气
一种煤层气井的排水构件和接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层气井的排水构件和接箍,其中,接箍连接于抽油泵的泵筒和固定球阀组件之间;接箍设有连通于泵筒和固定球阀组件的排液孔之间的通孔,接箍的侧壁还设有水路,水路连通于接箍朝向泵筒的一侧端面与通孔之间,用于向通孔...
秦绍锋王建中刘宗昭张守仁胡皓谭东领李晶王力
煤层气单支水平井隔膜泵举升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
随着沁南煤层气田单支水平井采用地面驱动螺杆泵为主体的举升工艺技术的不断实践,暴露出仍然存在卡泵、管杆偏磨、下入深度受限、能耗较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次开展了电动隔膜泵举升工艺为主体技术,配套井下"三相"...
秦绍锋
关键词:煤层气隔膜泵举升
旋转捞砂储砂管的改进及其在煤层气井的应用
2019年
普通捞砂泵清理煤层气井筒内沉砂虽然克服了冲砂液循环冲砂的缺点,但对于板结的砂面及较大粒径的煤粒仍然无法有效清理;旋转捞砂泵克服了普通捞砂泵的缺点,但仍然存在旋转管柱时,储砂管内下沉的砂粒和煤粒压覆在翻板之上,再次捞砂时会发生翻板延迟打开或打开程度低,甚至无法打开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改进了旋转捞砂工艺配套的储砂管的内部结构,现场应用表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高效捞砂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秦绍锋
关键词:煤层气捞砂泵
一种可洗井煤层气排采管柱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洗井煤层气排采管柱,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柱、泵筒和尾部结构;还包括空心的抽油杆柱和活塞,二者相连且均插入所述油管柱,所述抽油杆柱能够带动所述活塞动作,以使所述活塞伸入所述泵筒或自所述泵筒抽出,所述抽油杆...
秦绍锋吴建光王建中张守仁李晶谭东领王力李忠城
潘河区块煤层气L型水平井排采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L型水平井在开发低渗煤层气田上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但由于沁南盆地潘河示范区煤层气田储层浅(500~650m),致使L型水平井具有井斜角大、全角变化率大、斜井段长且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加上水平段具有出煤粉严重、井筒气液比高、微含硫化氢的特点,给后期投产排采带来很大难度。为充分发挥L型水平井钻完增产一体化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以携带煤粉能力强的特定螺杆泵技术为主体,配套减阻、扶正、防偏磨、井下气液分离、地面注水、智能自控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22口井试验,有效降低偏磨、卡泵和气体影响,消除了硫化氢安全影响,正常运行时率达92.4%,解决了在埋深浅的大井斜大位移井内的有效排采问题,因此建议煤层气L型水平井排采工艺设计中,强携带煤粉能力作为选泵的必要条件,同时应不断完善配套技术,实现工艺运行得更加平稳。研究结果为L型水平井技术在沁南煤层气田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煤层气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秦绍锋王若仪
关键词:煤层气
煤层气水平井洞穴砂埋修井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气水平井洞穴砂埋修井工艺,该工艺包括:原井内依序下入防护套管、捞砂笔尖、尾管、捞砂泵和油管,开启所述捞砂泵以使对所述原井内的压裂砂进行清理,下入第一通井规通至洞穴顶部;取出第一通井规,下入衬管、丢手和...
薛海飞朱光辉王建中王力李绍勇秦绍锋曹超
煤样渗透率有效应力与基质收缩双重耦合效应及其与煤阶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煤层气在排采过程中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利用煤岩三轴应力应变(基质收缩膨胀)测试系统,对褐煤、气煤和无烟煤样开展了有效应力与基质收缩双重效应物理模拟实验。固定轴压和围压不变,改变气体平衡压力,模拟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特征,测试其动态渗透率。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岩在排采过程中动态渗透率反弹特征,并对比分析煤岩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气体平衡压力从5 MPa降至1 MPa过程中,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作用下,褐煤样的归一化渗透率依次为1.00、0.60、0.57、0.57、0.52,气煤样依次为1.00、0.64、0.50、0.54和0.55,无烟煤样依次为1.00、0.74、0.58、0.50和0.56。随气体平衡压力下降,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不对称“V”型变化规律,但拐点略有不同;低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呈先下降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整体呈斜“L”型变化规律。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下,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优于低阶煤样。
曹明亮邓泽康永尚李忠城张兵秦绍锋邓志宇郭明强
关键词:煤岩有效应力物理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