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瑞

作品数:3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延安组
  • 2篇油藏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富集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地里
  • 1篇油层
  • 1篇苏里格
  • 1篇苏里格气田
  • 1篇苏里格气田西...
  • 1篇气田
  • 1篇微构造
  • 1篇微相
  • 1篇沉积微相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王宝刚
  • 3篇代金友
  • 3篇潘瑞
  • 2篇李建霆

传媒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里151油藏延安组延8—延10油层微构造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里151油藏处于开发前期,微构造及其对油井产能影响认识尚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钻井、测井、生产动态资料进行了微构造研究,详细描述了小层微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表明:里151油藏存在小高点、小洼地和斜坡等3种微构造类型,油藏充满系数低,微构造对油井产能影响较大。小高点处主要为产油井,小洼地井油水同产,斜坡井以产水为主。为完善注采井网,小洼地井可考虑适当转注。研究成果具有实际意义,可直接指导该地区侏罗系油藏的滚动开发工作。
代金友李建霆王宝刚潘瑞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微构造油气富集
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54
2012年
苏里格气田西区气藏产水严重,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认识不清,制约了气田滚动开发进程。利用钻井、测井、录井、生产测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气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建立了气水成因演化模式。研究表明:①该区气水分布呈"渐变互补"特征,相对富水区在西北部;②控制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烃源岩、储集层物性及构造等,地层水主要分布在烃源岩欠发育区、物性不佳区和连通体内构造低部位;③烃源岩对气水分布起关键作用,烃源岩成熟度低值区地层水发育、高值区天然气富集。该研究可直接指导研究区开发选区、选井工作。
代金友李建霆王宝刚潘瑞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延8—延10油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11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尚处于开发前期,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为指导后续开发,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划分,确定了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延安组延8-延9油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河道砂坝、决口扇和河间沼泽4种沉积微相;发育1-3条南西-北东向分流河道,随着基准面变化河道发生了横向摆动,不同时期分流河道的数量、规模也发生变化。延10油组为辫状河沉积,可划分出辫状河道、心滩和泛滥平原3种沉积微相;心滩发育,砂体厚度大。基准面下降晚期的延10—1、延9-2、延8-3和延8-1小层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富集;分流河道、河道砂坝、辫状河心滩微相对油气富集有利。
代金友李建霆王宝刚潘瑞
关键词:延安组沉积微相油气富集鄂尔多斯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