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潇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被引量:8
- 2015年
- 贯泾港构筑根孔湿地是石臼漾湿地的升级版,采用前塘-植物床/沟壕湿地-后塘复合系统净化平原河网污染水源,旨在为贯泾港水厂供水。研究了调试运行期湿地对污染水源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对水源主要指标的去除率为:TSS(22.45%),NH+4-N(66.80%),TN(45.44%),SRP(66.67%),TP(50.28%),TOC(29.39%),COD(59.26%),chl-a(68.93%),chl-b(91.82%),chl-c(84.15%),藻类密度(42.42%),Cr(31.74%),Cu(23.21%),Ni(82.47%),Zn(52.24%),Pb(40.44%),离子总量(10.71%)。比较得知,水厂现状水源南郊河与湿地水源海盐塘的水质互有优劣,但前者多数指标劣于湿地出水水质。可以预期,随着贯泾港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成熟,将为水厂提供稳定而良好的净化原水。提出了贯泾港湿地在调试运行期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王宝玲潘潇张荣斌陈庆华周春东沈培锋王为东尹澄清
- 关键词:饮用水源营养盐叶绿素藻类金属元素
- 生态湿地植物资源管理和利用途径刍议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生态湿地技术在我国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湿地植物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途径成为新的挑战。将湿地植物刈割并移至陆地生态系统是水体系统污染控制的终极途径之一。概述了在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双重背景下,湿地植物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潜在途径。以南方某133.3 hm2规模化湿地为例进行估算,通过植物刈割,可以直接带走450kg/a磷、9 540 kg/a氮,从而避免潜在二次污染。总结了植物刈割的方法、参数及对湿地的影响。综述了刈割转移生物质的几种潜在后续利用方式:燃料、纤维、工业材料、饲料、肥料及生物炭等。指出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背景下,湿地生物质资源二次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环保意义。
- 潘潇朱豪杰陈鹏冲张荣斌王为东
- 关键词:生态湿地水质净化资源化能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