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斌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化
  • 2篇音乐
  • 2篇流行音乐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意蕴
  • 1篇语义
  • 1篇语义转换
  • 1篇原始思维
  • 1篇原始文化
  • 1篇原始宗教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文化
  • 1篇通识
  • 1篇通识教育
  • 1篇图腾
  • 1篇字源
  • 1篇字源学
  • 1篇宗教
  • 1篇文化产业

机构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段斌
  • 6篇胡红梅

传媒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十世纪“兴”的研究现状及其现代意义
2008年
"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古老独特、包孕丰富、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在当代语境下对其进行研究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二十世纪以来对"兴"的研究不仅注重其本源本义的考索,而且还注重对其衍生义和价值的判断,从诗歌协韵起头到表现手法到艺术思维,直至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从而不断调整和丰富了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
胡红梅段斌
《狼图腾》的“文明形态”观——从文化视角解读《狼图腾》被引量:7
2007年
小说以北京知青陈阵在内蒙古大草原插队时对草原狼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杀狼、护狼、学狼、等二十几个小故事串接而成,借"狼图腾"立意,穿插作者对两种文明形态(农耕、狩猎)的思考,在"狼"意象的符号化中,力图彰显其精神世界并构建出其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型的过程。而实际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张力仍然是各种文明形态的特质,必须突破审美主义的静态思维方式,从多维的向度、在不同的关系中去透视和把握文明的进程。
段斌
关键词:狼图腾文明形态文化
大学流行音乐通识教育中“家国认同”的构建策略
2022年
流行音乐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百余年来在普罗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参与了青年人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非常容易被当下眼花缭乱的媒体和传播手段裹挟而呈现“认同”危机。通过梳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家国叙事”,分析大学生“家国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通过加入流行音乐教育这一环节,更加涵育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构建“家国认同”的策略。
段斌胡红梅
关键词:流行音乐通识教育
中国文化关键词“气”的字源学考释
2014年
"气"作为中国文化(文论)的关键词无疑同其他概念范畴一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其普遍意义必然是从气字的具体的原始意义中升华发展出来的。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历史的长河已经把"气"概念生成演化的过程冲刷得踪迹难寻。因此,想要探明"气"文化底蕴和文论内涵,首先必须从字源学的角度进行一番审慎的考释。
胡红梅段斌
关键词:字源学考释
花落去 燕归来——论当代流行音乐产业中的中国戏曲元素被引量:7
2014年
中国传统戏曲在20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之后,使专业化分工的艺术生产方式得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以西方流行音乐传播为主要基础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冲击下日渐式微。由此,中国流行音乐人在不断探索一种使戏曲融入流行音乐的新形式,虽然当前略显凌乱,但仍昭示了一种新的、独到的艺术欣赏原则正在崛起。因此,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母体生长,中国流行音乐才能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图谱上开掘出具备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音乐类型。
段斌胡红梅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文化产业
“兴”的文化溯源被引量:1
2007年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具有重要发端意义的元范畴,"兴"凝缩了中国文化自古至今的元素,保留了原始艺术活动与艺术思维的因子,同时糅合了理性年代的艺术观念。因此,从发生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将"兴"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研究它与原始宗教、原始思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兴"这个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所特有的文化蕴涵。
胡红梅段斌
关键词:历史生成语义转换原始宗教原始思维原始文化
艰难的救赎——《米》的新历史主义意蕴
2007年
20世纪90年代新历史叙事风格的小说突破了正史或者追求正史风格的传记式文学作品,在新的探索中走向与此对立的个人记忆,并通过文本介入个人经验的想象从而与历史接轨。在《米》中,苏童以对历史边缘人物的洞察,颠覆了20世纪理性主义衍生出来的历史观,或者说对人的欲望本能的发现补充了阶级论的历史观,描述了边缘人生存的困境和人在历史中的生存恐惧和绝望。
段斌胡红梅
关键词:《米》新历史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