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尧

作品数:22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地下水
  • 9篇地质
  • 8篇水文地质
  • 7篇江汉平原
  • 5篇长江
  • 5篇长江中游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水化学
  • 3篇地下水排泄
  • 3篇溶解性有机质
  • 3篇水化学特征
  • 3篇水排
  • 3篇同位素
  • 3篇化学特征
  • 3篇高砷地下水
  • 3篇
  • 2篇地球
  • 2篇洞庭湖
  • 2篇湿地

机构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2篇杜尧
  • 14篇马腾
  • 14篇邓娅敏
  • 6篇沈帅
  • 4篇陈柳竹
  • 4篇肖骢
  • 2篇王志强
  • 2篇罗可文
  • 1篇甘义群
  • 1篇梁杏
  • 1篇姜月华
  • 1篇王志强
  • 1篇廖曼
  • 1篇单慧媚
  • 1篇葛宁
  • 1篇马杰

传媒

  • 8篇地球科学
  • 4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华南地质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游典型河湖湿地主要水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地质风险评价区划被引量:4
2022年
为查明长江中游河湖湿地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选取鄱阳湖、洞庭湖、丹江口库区官山河流域等典型工作区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从区域、流域尺度查明工作区主要水环境问题、评估官山河生态环境地质风险是项目主要任务之一,结果表明:(1)江汉-洞庭平原及鄱阳湖平原赋存区域性原生高砷、铵、铁、锰地下水,鄱阳湖平原发育高碘地下水;江汉-洞庭平原出现高磷地下水;Fe(Ⅲ)还原溶解是高砷、磷地下水形成的主要过程,微生物介导的有机质降解是高铵、磷、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N、生活污水和化肥是鄱阳湖平原地下水硝酸盐主要来源;在洞庭湖平原,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增加了后者污染物载荷,潜在的导致地表水污染。(2)官山河流域地表水体总氮、总磷浓度多劣于Ⅲ类水质标准,导致水质劣于Ⅲ类标准,有机氮对总氮贡献较大;其子流域存在不同等级的土壤侵蚀、地质灾害、人为污染、饮用水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生境风险。上述成果提升了典型河湖湿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精度,为长江中游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支撑了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战略。
刘广宁吴亚王世昌廖金余绍文伏永朋杜尧陈柳竹
关键词:鄱阳湖洞庭湖生态环境地质
小柴旦盐湖相淤泥水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内陆干旱区盐湖相淤泥水化学特征,对于深入认识干旱区淤泥早期成岩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小柴旦盐湖相淤泥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淤泥水的化学特征,探讨其对早期成岩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不同深度盐湖相淤泥水的各化学组分含量均普遍高于上覆湖水,淤泥水盐度的升高与近地表强烈的蒸发作用和湖滩析盐后再溶解作用有关。不同深度淤泥水的Na^+、K^+、Li^+和Cl^-含量变化范围较小,Mg^(2+)、Ca^(2+)、Sr^(2+)、SO_4^(2-)、I^-、TOC及TNb变动范围较大,Br^-和B^(3+)随深度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淤泥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其主要过程包括:浅地表的强烈蒸发、蒸发岩矿物沉淀、阳离子交换、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的脱硫酸过程、有机质降解等。
杜尧马腾肖骢陈柳竹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水-岩作用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中DOM三维荧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33
2017年
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含水层中砷释放的主控因素之一.江汉平原河湖众多、沟渠广布,地表水体与浅层地下水的交互作用使得DOM的组分特征及其强度有显著差异.为查明江汉平原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在砷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江汉平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使用平行因子分析法提取水体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功能特点和荧光特征,并分析各组分相对含量与地下水中砷与铁的关联.江汉平原水体中DOM包括3种主要组分,组分C1、C2为类腐殖质,C2是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C3为类蛋白物质.地下水DOM以类腐殖质组分C1、C2为主,地表水以类蛋白类物质C3和小分子腐殖质C2为主.高砷地下水中DOM以陆源为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As的迁移转化:(1)DOM的腐殖质组分充当微生物群落的电子运输工具,促进微生物作用下的有机质氧化和铁氧化物的还原,并伴随As的释放及大量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HCO3-的产生;(2)As以铁等金属阳离子为桥接物与腐殖质结合,通过形成As-Fe-DOM络合物,导致地下水中砷的迁移.
鲁宗杰邓娅敏杜尧沈帅马腾
关键词:江汉平原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水文地质
长江中游河湖平原浅层地下水中砷空间异质性的同位素指示被引量:8
2021年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发现长江中游河湖平原广泛分布着高砷地下水,鄱阳湖平原与江北平原(古彭蠡泽)作为长江中游南北两岸典型的河湖平原,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砷的空间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区域供水安全存在风险.本研究在两个区域系统采集98个浅层地下水(<40 m)样品和8个地表水样品,通过水化学、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查明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江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砷含量为0.65~956.72μg/L(平均值210.78μg/L),高砷地下水集中分布于长江古河道;鄱阳湖平原浅层地下水砷含量为0.09~267.45μg/L(平均值11.85μg/L),高砷地下水仅分布于赣江三角洲局部地区.江北平原地下水δD与δ18O值相对鄱阳湖平原更偏负,且与地表水的差异更大.地下水化学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物源和含水层结构差异是影响鄱阳湖平原和江北平原砷空间分布异质性的关键因素,来自长江物源的古彭蠡泽区域沉积物为高砷含水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湖相含水层中含砷铁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地下水砷富集的主要过程.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指示江北平原较鄱阳湖平原地下水赋存环境更封闭,地下水循环交替速度缓慢,有利于砷的富集.
李典邓娅敏杜尧颜港归孙晓梁范红晨
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柴达木盆地盐湖物质来源识别被引量:7
2015年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盐矿资源战略基地,深入认识其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社会意义。本研究根据柴达木盆地盐湖水、晶间卤水,以及格尔木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化学组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探讨盆地区盐湖物质来源。结果显示:从山前到湖区,水体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增大,微量组分含量也逐渐升高,二者均表现为晶间卤水>盐湖水>格尔木河流域水体;阳离子变化趋势为:补给源头由昆仑山雪融水以Ca2+为主过渡到格尔木河流域以Na+为主;再到盐湖区以Mg2+为主;阴离子则从以HCO-3为主逐步过渡到以Cl-为主;盐湖水和晶间卤水的化学组成差异显著。因子分析表明,对于格尔木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岩石风化淋滤是其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而岩石风化淋滤来源和深部水来源对柴达木盆地不同盐湖区化学组成的贡献率差异很大,该差异取决于周围岩石的化学组成和深部水的存在及其化学组成,以及断层是否导通为深部水补给盐湖提供了通道。
陈柳竹马腾马杰杜尧肖骢
关键词:水化学柴达木盆地
南海北部沉积盆地油田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油田水是沉积盆地中的重要流体,研究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油气生成、富集等有重要指示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三拗陷和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田水的特征和成因,分别在珠三坳陷的珠江组和珠海组采集油田水样5个,在涠西南凹陷的涠洲组采集油田水样4个,对研究区油田水进行了常规阴阳离子含量、D和18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油田水溶解性总固体总体较高,均为Cl—Na型水,油田水各特征离子间关系(钠氯系数、氯镁系数、钙镁系数)和氢氧同位素关系共同显示两处油田水均起源于海水并储存于封闭性较好的地层中,在埋藏过程中可能还经历了较小程度的蒸发和降水补给,并推测其形成受薄膜渗滤作用影响。
肖骢杜尧陈柳竹姜平马腾
关键词:油田水水化学同位素
江汉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8年
江汉平原水体氮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但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以江汉平原东部为研究区,对区内459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旨在查明地下水氮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地下水氮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硝态氮在孔隙潜水中明显富集,最高约300 mg/L,而高含量的氨氮则集中分布于中层孔隙承压水,平均值达2.58 mg/L;孔隙潜水中NO_3^-含量随着Cl^-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指示了浅层地下水中NO_3^-是人类工农业活动输入的结果;中层孔隙承压水处于富含有机质的强还原环境,NH_3-N含量随着DOC含量的增高而表现出增高趋势,且高含量的NH_3-N对应着低含量的Cl^-,表明该层地下水中NH_3-N主要为天然来源,而非人类活动输入。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着区域内浅层地下水中氮的赋存形态,在氧化环境下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而在还原环境下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
沈帅马腾马腾於昊天杜尧罗可文
关键词:江汉平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
长江中游荆江段地下水排泄的量化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
2024年
地下水与河流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关键,但是目前对于地下水向湿润地区大型河流排泄过程的定量化研究较为薄弱.针对这一问题,以长江中游荆江段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水文气象数据收集,利用^(222)Rn质量平衡模型定量估算长江中游荆江段的地下水排泄,并用EC质量平衡模型及水量平衡模型验证^(222)Rn质量平衡的结果.结果显示:长江中游荆江段的平均地下水排泄速率为133 mm/d,排泄总量为1.06×10^(8)m^(3)/d,对水量平衡的贡献约为10.99%.其中枝城-沙市段地下水排泄速率最大,监利-螺山段地下水排泄速率最低.含水层富水性和地下水位可能是控制地下水排泄速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今后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周子皓杜尧孙晓梁范红晨邓娅敏
关键词:地下水排泄水量平衡长江中游水文地质学
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地下水中砷释放过程的关键因素,为查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识别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对砷富集的影响,采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并结合地下水化学特征,对江汉平原典型砷中毒病区的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区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浅层承压水的砷质量浓度为0.23~2621μg/L。地表水较地下水具有更负的δ^13 C DOC、δ^13 C DIC值。地下水中溶解性无机碳(DIC)的δ^13 C DIC值在-11.9‰^-3.99‰之间,溶解性有机碳的δ13 C DOC值在-28.5‰^-19.6‰之间。地下水的δ^13 C DIC-δ^13 C DOC差值与ρ(As)呈一定负相关关系,表明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的降解促进了As的富集。δ^13 C DIC-δ^13 C DOC差值与δ^13 C DIC和ρ(DOC)均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地下水中有机质的氧化分解是导致δ13 C DIC贫化的重要过程,微生物作用下溶解性有机质的降解是地下水中无机碳的重要来源。此外,江汉平原少数高砷地下水呈现较大的δ^13 C DIC值,推断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强还原环境下可能存在的产甲烷过程导致了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
袁晓芳邓娅敏杜尧甘义群
关键词:江汉平原稳定碳同位素溶解性有机质
不同地下水端元选取对222 Rn质量平衡模型量化湖底地下水排泄的影响
222Rn质量平衡模型是量化湖底地下水排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地下水的222Rn活度是222Rn质量平衡模型中最重要的端元之一.为研究小同地下水端元选取对222Rn质量平衡模型的影响,以长江中游典型牛轭湖——天鹅洲湿...
范红晨孙晓梁杜尧邓娅敏刘广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