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用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核科学技术更多>>
- 主业上市后母公司的职能运作
- 2008年
- 梳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不难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密切联系。从1992年资本市场成立到2000年前后,受制于资本市场规模偏小、融资能力有限和国企改制状况,分拆上市成为当时的主要选择;2000年以后,主客观因素推动整体上市成为主题,基于此,一大批国企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并在资本市场纵深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涉及的核心内容都是主业上市。主业上市包括全部或部分主业上市、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分拆上市主业资本市场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制
-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被引量:9
- 2008年
- 核电因环保清洁、产能高效和运行平稳已成为电源供应结构中重要的一级,也因技术前沿、系统复杂和造价较高成为具有特殊内涵的产业。纵观核电在一国能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主要都是科技实力领先、经济结构优化和综合国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尤其在当今面对环境保护压力、化石资源稀缺、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诸多因素共同交织作用下,核电在一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 杜国功杜国用
- 关键词:核电能源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
- 论企业性质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首先按照传统经济学、新制度学派、企业能力理论和马克思的研究等学派对企业性质研究进行理论检索。然后,通过对这些已有研究的述评,得出生产性质、交易性质和异质性是构成企业性质不可分割的三个维度。最后,论述企业性质和企业成长间存在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明确指出企业性质研究对企业理论发展以及推动企业成长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交易性质
- 论中央企业重组的基本框架、逻辑视角与路径选择被引量:4
- 2008年
- 以中央企业重组为分析对象,提出包括分析前提、目标体系、对象要素和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可由此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垄断与竞争、资本集聚集中与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地方与国际等应有的逻辑视角进行探讨,进而能较为全面地对中央企业重组进行系统地思考,以求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开展有所参考。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中央企业重组逻辑视角
-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从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基础出发,指出中国具备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能力、产业链条基本完整、产业规模份额逐步提高并实现核电技术对外出口,进而客观评价中国核电产业30年发展成效,然后,针对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认为仍然存在着组织模式不清、资源能力分散、标准体系落后、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最后,从改革核电管理体制、确立产业组织模式、加快资源整合力度、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和构建产业发展集群等方面提出推进中国核电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措施。
- 杜国功杜国用
- 关键词:核电产业
- 中国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2
- 2014年
- 国有企业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推进需要新思路、前瞻性和大气魄。文章围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从研究意义、国外实践、基本框架和实施要点等方面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从一般性与异质性的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定位与功能的重新认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要求和统筹兼顾与重点推进现实性五个方面,论述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从分类改革动因、主要分类标准、目标功能确定、分类监管模式出发,概述国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实践及其启示。再次,从探索现状、理论基础、三力模型、基本分类、改革内容和遵循原则,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要处理好绝对和相对、动态和静态、体系和要素、垄断和竞争以及分类和分层等五个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顺利实施。
- 杜国用
- 关键词:国有企业
- 论央企重组的基本框架、逻辑视角与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08年
- 文章以央企重组为分析对象,首先提出包括分析前提、目标体系、对象要素和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然后对央企重组的垄断与竞争、资本集聚集中与央企做强做大、地方与国际等应有的逻辑视角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央企重组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具体分析。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央企重组逻辑视角
- 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战略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国的核电产业经过30年的努力,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对于实现核电产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存在着组织模式不清、资源能力分散和标准体系落后等问题。从梳理和调整体制模式、配置和重组资源能力着手,提出了推进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核电产业核电站
- 主业上市后的母公司职能运作—兼对某钢铁企业的案例分析
- 2007年
- 梳理资本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不难发现两者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密切联系。从1992年资本市场成立到2000年前后,受制于资本市场规模偏小、融资能力有限和国企实际状况,分拆上市成为当时主要选择;2000年以后,主客观因素推动整体上市成为主题,基于此,一大批国企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并在资本市场纵深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杜国用杜国功
- 关键词: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上市后主业母子公司体制资本市场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