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13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草地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生态
  • 2篇土壤养分
  • 2篇退化草地
  • 2篇气候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旅游
  • 2篇降水
  • 2篇降水变化
  • 2篇高寒草地
  • 2篇高寒退化草地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英文
  • 1篇载畜量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那曲市草原站

作者

  • 13篇李猛
  • 9篇张宪洲
  • 7篇何永涛
  • 5篇石培礼
  • 4篇牛犇
  • 3篇李少伟
  • 3篇付刚
  • 2篇孙维
  • 2篇余成群
  • 2篇孙建
  • 2篇钟林生
  • 2篇王芳
  • 1篇张扬建
  • 1篇张法伟
  • 1篇李仁强
  • 1篇何其华
  • 1篇尹春梅
  • 1篇戴冠华
  • 1篇路永正
  • 1篇唐家良

传媒

  • 4篇Journa...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中国生态旅游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退化草地中垫状点地梅的生态系统工程师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垫状植物是高寒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被称为高寒生态系统工程师,其在高寒退化草地中的作用如何?本研究以位于西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4500m的一处高寒退化草地为例,调查了垫状点地梅覆盖区域内外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以及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垫状点地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幅度大约为16%-48%,其中有机质和总氮(N)分别增加了16.2%和18.9%;局部土壤含水量提高约12%;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都随着垫状点地梅盖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垫状点地梅在退化草地中具有显著的改善土壤微环境和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应加强保育以促进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
何永涛王芳王芳王志鹏牛犇石培礼李猛
关键词: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
西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多功能性及其阈值被引量:1
2020年
生态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认知有助于我们准确评估系统承载能力,并对维持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单个功能之间往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彼此非独立,使得准确量化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具有很大的挑战。我们根据实地调查和遥感收集的NDVI数据,通过整合四个重要的单个功能,量化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多功能性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对沿青藏高原北部样带分布的四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多功能性值进行提取,区分了气候和放牧强度对多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性在高寒草甸具有很高的值。多功能性的低值在不同草地类型中是具有可比性的。年降水量可以解释多功能性沿四种不同草地类型的较大变异,即对多功能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放牧强度可以进一步解释多功能性的变化,即对四种草地类型的多功能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地下生物量、有机碳以及物种丰富度的持续快速下降导致了多功能性的急剧衰退,此时,裸土覆盖率达到了75%,对应的多功能性值为0.233。我们的研究结果首次展示了高寒草地多功能性的空间格局。多功能性的迅速下降表明,在植被覆盖率降低到25%之后,多功能性可能会崩溃,还会伴随着物种和其他个别功能的快速丧失。本研究可为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和退化草地恢复提供依据和指导。
宋明华李猛霍佳娟吴良张宪洲
关键词:放牧强度高寒草地植被覆盖
基于TEM模型的三江源草畜平衡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准确掌握草畜平衡状况,对于维护草地生态平衡,指导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候因子驱动的TEM模型评估了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的三江源草地产草量,同时结合载畜量和载畜率分析了草地载畜压力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1982—1999年)的草地平均产草量为730.5 kg·hm^(-2),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2000—2011年)平均产草量为815.9 kg·hm^(-2),增加了11.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1982—1999年)的平均载畜压力指数为1.71,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2000—2011年)平均载畜压力指数为1.21,下降了29.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的各项生态工程和气候暖湿化是造成该地区载畜压力降低和产草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三江源地区天然草地整体上仍处于超载状态,草畜平衡管理政策应继续实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李猛何永涛付刚石培礼张宪洲孙建李仁强王军邦
关键词:产草量草畜平衡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热点演变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生态旅游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和培育下,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高关注度文献、关键词、作者、期刊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生态旅游实践发展,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和理念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深化阶段的研究主题更丰富,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的联系更紧密。最后,从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构建、生态旅游地健康价值与知识内涵、典型地域系统性研究、市场规律与培育、生态旅游影响及其演化规律、与地域文化互动融合、管理技术与社区参与7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钟林生李猛
关键词:生态旅游知识图谱
围栏封育对不同类型高寒草地植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围栏封育是高寒草地最为常见的保育方式,不同类型草地的封育效应可能会存在差异。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可以评估围栏封育对草地恢复的效应,为藏北高原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藏北地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3类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生物量、叶片–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差异性检验,探讨了围栏封育对这3类高寒草地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能显著提高这3类草地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但仅提高了10–20 cm高寒荒漠的地下生物量;围栏封育显著提高了高寒荒漠优势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和10–20 cm土壤中全氮、全钾、有机碳的含量,并显著改变了C、N、P之间的化学计量比;而在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围栏封育仅仅显著增加了高寒草原中优势物种叶片的N含量,其他养分指标和化学计量比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从植物和土壤养分来看,围栏封育对高寒荒漠草地的保育作用最为显著。
王芳何永涛何永涛牛犇付刚牛犇王志鹏李猛张宪洲
关键词:围栏封育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土壤养分
2010–2017年藏北高寒退化草地禁牧恢复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9年
针对退化草地进行禁牧封育是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科学地评估禁牧成效并探究其对气候的响应机制对于未来禁牧工程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藏那曲和阿里两地市2 413块禁牧地为对象,计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前(2000–2009年)和政策实施后(2010–2017年)禁牧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均值差(ΔMean_(NDVI))和趋势差(ΔTrend_(NDVI))来评价禁牧有效性,并结合两个时段内生长季温度和降水的均值差和趋势差探讨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禁牧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前后两个时段禁牧有效ΔMean_(NDVI)> 0和ΔTrend_(NDVI)> 0地块比例分别为67.3%和40.5%,禁牧出现负面影响,ΔMean_(NDVI) <0和ΔTrend_(NDVI) <0的地块比例分别为22.5%和31.0%;禁牧无显著影响,ΔMean_(NDVI)≈0和ΔTrend_(NDVI)≈0的地块比例分别为10.2%和28.4%;(2) NDVI与生长季温度和降水相关性系数平均值分别0.27和0.37;前后两个时段NDVI与生长季温度相关性没有显著改变;草原和荒漠区禁牧地NDVI与生长季降水相关系数从0.236提升到0.370。(3)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均显示生长及温度和降水对NDVI影响显著但解释度很低(约2%)。本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围栏禁牧对草地植被恢复有效性及其效益规模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建议禁牧已出现负面影响的地块应及时开放为放牧地,有效的地块未来应探明其最佳禁牧年限,无效的地块应探讨除气候变化以外人文因素的影响。
冯云飞李猛李猛邸迎伟李少伟张宪洲沈振西张宪洲余成群武建双
关键词:生态补偿草地恢复气候变化
2000-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6
2018年
降水变化是造成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长年际变异的重要因素,降水量、分配方式及发生时间是降水变化的重要特征.利用2000—2015年青藏高原及附近区域145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以年降水量表征降水整体状况,以改进的降水集度(PCI)表征年内降水的分配状况,以定义的降水重心(PC)表征降水的集中时期,分析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以归一化植被指数最大值(NDVI_(max))表征植被生长状况,探讨了青藏高原草地对降水年际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和PCI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PC在西藏南部形成中心.青藏高原灌丛草地NDVI_(max)年际变化对PCI变化响应敏感,降水越均匀越有利于NDVI_(max)的增加,但受到降水量的限制;高寒草甸对降水特征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草原植被NDVI_(max)的年际变化同时受PCI和PC的控制;高寒荒漠植被NDVI_(max)的年际变化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在研究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时,除降水量之外,还需进一步考虑降水的分配格局等特征.
王志鹏张宪洲何永涛何永涛石培礼李猛牛犇
关键词:青藏高原降水变化降水集中期
不同施肥模式下西藏农田土壤质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18年
依据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农田长期施肥试验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空白、羊粪、羊粪+化肥(羊+化)、化肥)8年后(2008~2015)对高原农田土壤质量部分指标(机械组成、土壤容重、有机质、p H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施用化肥的样地相比,施加了有机肥的羊粪和羊+化样地的农田土壤质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变化:(1)增加了0~20 cm土层中的砂粒含量,降低了粉砂粒和粘粒含量;(2)0~10cm表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和10.0%;(3)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72.8%和65.6%,同时土壤的p H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4)显著增加了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在青稞的生长期以及收获后,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均表现为羊粪>羊粪+化肥>空白>化肥。因此表明有机肥可以显著改善高原农田的土壤质量,在西藏地区应加大畜禽粪便等的归田。
李猛何永涛何永涛李少伟孙维李少伟钟志明余成群
关键词:施肥模式土壤质量农田
三江源草地ANPP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和载畜量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在野外调查数据检验的基础上,采用CASA模型计算了2000~2014年三江源草地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进而分析了ANPP与气候因子和载畜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三江源地区草地ANPP平均值为27.53gC/m2,其中75.81%的区域呈增加趋势,24.19%的区域呈减少趋势;整个三江源地区草地ANPP变化与年均温具有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降水区域内ANPP随年均温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区域草地ANPP对年降水量的响应受温度的制约,在年均温>-2℃的区域ANPP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年均温在-2^-6℃之间的区域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而在年均温<-6℃的区域则无响应;三江源草地ANPP对载畜量的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与当年载畜量的相关性不明显,而与次年载畜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李猛何永涛张林波孙建石培礼张宪洲
关键词:CASA模型气候因子载畜量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对草地分类管理的启示(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贡献尚未有足够的认识。本研究基于过程模型模拟了2000–2015年气候因子主导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总初级生产力(GPPp),并将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作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总初级生产力(GPPa)。人类活动消耗的总初级生产力(GPPh)等于GPPp减去GPPa。约75.63%和24.37%面积的GPPa分别表现为增加和减少趋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主导了约42.90%和32.72%面积的GPPa的增加。相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主导了约16.88%和7.49%面积的GPPa的减少。草甸的GPPp和GPPh的变化趋势的绝对值分别大于草原的GPPp和GPPh的变化趋势的绝对值。所有海拔的GPPp的变化都大于GPPh的变化,当海拔≥5000m(草甸)、4600m(草原)或4800m(草甸+草原)时,GPPp和GPPh都表现为降低趋势,这表明气候变化主导着海拔5000 m(草甸)、4600 m(草原)、4800 m(草甸+草原)以下的GPPa,而人类活动的减少主导着海拔5000 m(草甸),4600 m(草原)、4800 m(草甸+草原)及其以上海拔的GPPa。因此,GPPa变化的原因随着海拔、区域和草地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草地应该采用分类管理。
孙维李猛王俊皓付刚
关键词:海拔草地类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