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犬病
  • 2篇猪伪狂犬病
  • 2篇伪狂犬病
  • 2篇伪狂犬病病毒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病毒
  • 2篇病毒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猪场
  • 1篇猪伪狂犬病病...
  • 1篇免疫
  • 1篇TCID50
  • 1篇GC基因
  • 1篇GE基因
  • 1篇病毒分离
  • 1篇病毒分离鉴定

机构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动物疫...

作者

  • 2篇张月
  • 2篇姜世金
  • 2篇田夫林
  • 2篇薛瑞雪
  • 2篇刘存
  • 2篇陈超
  • 2篇田野
  • 2篇李海娥
  • 1篇孙圣福
  • 1篇孙振
  • 1篇陈书民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山东省免疫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调查山东省使用Bartha-K61疫苗免疫后,猪场猪伪狂犬病(PR)仍旧流行的原因,本研究对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免疫猪场分离到的12株PRV的gC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PRV欧美毒株与国内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序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大部分国内2011年后的分离毒株在氨基酸进化树上位于同一个分支,这表明gC基因的变异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国内毒株gC蛋白的氨基酸与Bartha株的比对结果显示两者在24个位点上存在差异,并且国内毒株在63位之后增加了7个氨基酸AAASTPA。通过对LDZ01-2014毒株与Bratha株的gC蛋白抗原指数、亲水性和表面可及性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gC蛋白的氨基端1/3部分,以期获得部分山东省Bartha-K61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并为以后的病原学研究和PR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陈超田野李海娥薛瑞雪陈书民刘存张月姜世金田夫林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
山东省免疫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分离鉴定及gE毒力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为了解山东省使用Bartha-K61疫苗免疫猪场猪伪狂犬病(PR)流行的原因,本研究对2013和2014年采自山东省免疫猪场的PR疑似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毒株的毒力基因gE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2株PRV,TCID50介于10^(-7.1)/0.1mL与10^(-9.5)/0.1mL之间。12株PR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100.0%和99.7%~100.0%;与亚洲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高于欧美毒株。gE基因的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包括本研究分离的12株PRV在内的所有42株亚洲毒株属于GⅠ型,所有欧美毒株属于GⅡ型。这2个基因型之间分别在第58,105,148,178,180,214,215,470,500,505,518,522,569位氨基酸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鉴别PRV欧美毒株与亚洲毒株的遗传标志。
陈超刘存李海娥薛瑞雪田野孙圣福张月孙振姜世金田夫林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TCID50GE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