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云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NDVI
  • 1篇多项式
  • 1篇多项式拟合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循环经济发展...
  • 1篇遥感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动态
  • 1篇中国北部
  • 1篇生长季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量
  • 1篇脱钩
  • 1篇脱钩分析
  • 1篇气温
  • 1篇谐波
  • 1篇谐波分析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资源环境...

作者

  • 5篇李彩云
  • 3篇陈兴鹏
  • 2篇李净
  • 2篇李龙
  • 2篇刘红兵
  • 1篇张子龙
  • 1篇冯会会

传媒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各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
文章以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30个省市(区)2003-2012年份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市循环经济发...
李彩云陈兴鹏张子龙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文献传递
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旅游的低碳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因此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准确估算,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初步估算了敦煌市2003—2012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并选取同期旅游收入数据,应用脱钩模型对敦煌市旅游碳排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2年敦煌市旅游业年均碳排放量4200 t,占全市年均碳排放总量的0.36%,具有低排放的特征。2在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旅游交通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77.85%,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分别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0.05%、22.10%。3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弱脱钩为主,除2002—2003、2007—2008、2010—2011三个时期处于负脱钩状态,脱钩弹性值处于0.04—2.22之间,旅游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碳排放增加速度,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比较乐观。因此,敦煌市具有发展低碳旅游的潜力与空间。
李彩云陈兴鹏张子龙冯会会
关键词:旅游业碳排放量脱钩分析
基于GIMMS 3g NDVI的近30年中国北部植被生长季始期变化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基于全球库存建模与绘图研究第三代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GIMMS 3g NDVI)、土地利用和气温降水数据,利用NDVI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重构了中国北部地区原始植被NDVI,用一元六次多项式拟合了植被生长曲线并结合逐像元动态阈值法提取了中国北部地区1983~2012年植被生长季始期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及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GIMMS 3g NDVI具有较长的时序特征和较好的数据质量,经HANTS时间序列谐波分析后能很好的表现植被生长季曲线特征,可用于后续植被生长季的研究。2北部地区生长季始期均值主要集中分布在80~150 d之间,全区30 a平均为111.6 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地区生长季始期早于其它区域。3研究时段内北部地区生长季始期总体上呈提前趋势(R2=0.19),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北逐渐推移,明显提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平原、陕西南部和新疆天山的部分地区,明显推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4因植被类型的不同和区域的差异,生长季始期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程度不同,春季气温是影响生长季始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李净刘红兵李彩云李龙
关键词:3GNDVI谐波分析多项式拟合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集的近30a西北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基于重构后的AVHRR GIMMS NDVI、MODIS NDVI、GLC 2000数据产品和研究区的128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西北地区近30 a(1984-2013年)以来不同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西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将整个研究分为两个时段,1984-1997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且波动起伏较大,最大值在1993年,最小值出现在1995年;1997-2013年也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大于前一阶段。(2)空间上,西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大部分区域植被NDVI变化显著性较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北部、祁连山、青海的中东西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等地区植被NDVI显著增加;阿尔泰山、天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干旱地区植被NDVI下降趋势明显。(3)除甘肃的祁连山、青海东南部、陕西的秦岭等地植被NDVI的变化主要受气温的驱动外,西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与气温整体上呈弱相关,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与气温呈负相关;除甘肃南部、祁连山西段和陕西中部等一些年降水量较多以及灌溉农业区或草地以外,西北地区植被与降水呈较强正相关,降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4)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具有时空差异性,且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不尽相同,与气温由强到弱:耕地>灌丛>草地>沼泽湿地>林地;与降水由强到弱:耕地>草地>灌丛>林地>沼泽湿地。
李净刘红兵李龙李彩云
关键词:植被变化NDVI气温降水
中国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测算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循环经济效率变化情况,同时探讨循环经济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提出空间分异成因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循环经济平均综合效率较高,但达到最优的省数量少,且各省效率值差异较大,规模报酬递增省数量减少;中国各省循环经济效率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提高明显;循环经济综合效率水平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而效率动态变化大致呈现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速度差异是导致空间分异的主要制约因素;各省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需要采取相对应的对策进一步优化投入产出量.
李彩云陈兴鹏刘红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