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翔宇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造口
  • 2篇造口术
  • 2篇体位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造口
  • 2篇气管造口术
  • 1篇休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预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替代
  • 1篇肾脏替代治疗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气管镜
  • 1篇气管切开

机构

  • 3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朱翔宇
  • 2篇孙传福
  • 2篇彭易根
  • 2篇严专
  • 2篇葛文汉
  • 2篇李靖
  • 1篇石岩
  • 1篇付婧
  • 1篇韩秋
  • 1篇韩秋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异常体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异常体位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7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ICU异常体位危重病患者分成A、B、C 3组。A组在支气管镜直视下行PDT,B组无支气管镜直视下行PDT,C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3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治愈率、脱管率的差异。结果 A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少于C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术后切口渗血、切口溢痰、气胸、气管狭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A组拔管切口愈合后患者认为切口瘢痕严重影响美观的比例也显著低于B、C组(P<0.01);A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治愈率、脱管率均明显低于B、C组(P<0.05,P<0.01)。结论支气管镜直视下PDT具有出血量少、操作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治愈率高、脱管率低等优点,在异常体位的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葛文汉韩秋彭易根严专李靖朱翔宇孙传福
关键词:传统气管切开术支气管镜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时机对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时机对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集束化治疗。根据CRRT应用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CRRT组和晚期CRRT组,每组42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数据(心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的感染情况[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免疫功能(CD4^(+)、CD8^(+)、CD14^(+))、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随访2组患者的28 d生存情况。结果早期CRRT组患者的心率低于晚期CRRT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晚期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CRRT组低于晚期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CRRT组低于晚期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1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CRRT组高于晚期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CRRT组低于晚期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早期CRRT组28 d累积生存率为83.33%(35/42),高于晚期CRRT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患者而言,早期应用CRRT的临床效果优于晚期应用,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朱翔宇石岩付婧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血液净化疗效预后
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异常体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 PDT)在异常体位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ICU异常体位危重病患...
葛文汉韩秋彭易根严专李靖朱翔宇孙传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