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兵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小秦岭
  • 2篇矿床
  • 2篇矿物
  • 2篇成矿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陕西小秦岭
  • 1篇蚀变
  • 1篇蚀变分带
  • 1篇示踪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示踪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床
  • 1篇碲化物
  • 1篇金矿
  • 1篇金矿床
  • 1篇矿物学
  • 1篇分带
  • 1篇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3篇刘家军
  • 3篇朱文兵
  • 2篇王雷
  • 2篇代鸿章
  • 1篇翟德高
  • 1篇孟旭阳
  • 1篇刘冲昊
  • 1篇刘华南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云南因民铜矿床构造沉积环境及成矿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因民铜矿床是云南省东川铜矿田中一个重要的矿床,发育有两种矿化类型,分别为赋存于因民组中的稀矿山式铜铁矿体以及赋存于落雪组地层中的东川式铜矿体。文中采用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并结合相关热力学计算,探讨含矿岩系因民组及落雪组的岩石特征、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及其铁、铜迁移机制和富集机理。结果表明,因民组及落雪组中以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为主,并含少量白云质砂岩,综合100(Fe_2O_3/SiO_2)-100(Al_2O_3/SiO_2)、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La-Th-Sc及Th-Co-Zr/10关系图解,指示因民组及落雪组具有大陆边缘区的沉积特点。V/Cr、V/(V+Ni)及Ce/La氧化-还原环境判别图显示,因民组及落雪组整体形成于贫氧过渡状态下的深水-半深水沉积环境。热力学计算表明,在流体迁移过程中,铁、铜主要以氯的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当成矿流体运移到表层与含硫碱性较还原性水体发生混合时,导致成矿体系温度、Eh和f(S_2)降低,pH值升高,铜、铁络合物发生失稳,先后生成磁铁矿、赤铁矿等氧化物以及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硫化物,在因民组及落雪组中分别形成稀矿山式铜铁矿体和东川式铜矿体。
代鸿章代鸿章刘家军
关键词:沉积环境成矿机制
陕西小秦岭镰子沟碲金矿床物质组成特征及矿质沉淀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镰子沟金矿床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重要金矿床,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矿石主要为石英脉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确认矿石中存在碲金矿、斜方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镍矿、自然碲等大量含碲矿物。在石英、黄铁矿裂隙中,也存在大量自然金颗粒,它们与硫化物、碲化物共生。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成矿温压条件和矿物组合研究,构建了该矿床的热力学相平衡关系图,限定了碲化物与其他矿物稳定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即在成矿Ⅱ阶段,f(O2)约为10^(-34.00)~10^(-31.00),f(H2S)约为10^(-1.42)~10^(-0.9),pH值约为6.0~6.8(300℃)。在成矿Ⅲ阶段,f(S2)的范围约在10^(-16.56)~10^(-12.30)之间,而f(Te_2)的范围约在10^(-13.70)~10^(-9.44)(200℃)。碲化物一般晚于硫化物形成,并且高的f(Te_2)值和f(Te_2)/f(S_2)比值是控制碲化物形成的关键因素。
王雷刘家军朱文兵代鸿章刘冲昊刘华南
关键词:地质学矿物学碲化物小秦岭
小秦岭镰子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被引量:7
2018年
镰子沟金矿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金矿体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走向与矿区主要断裂方向(北东向)基本一致。在金矿体两侧由内向外可见以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现象。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氦氩同位素结果说明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点。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硫明显富集轻硫的特征,可能和成矿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可能来源于太华群围岩。氢、氧、硫、铅同位素均指示了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成矿流体在早期为富含K+的碱性热液,在上涌过程中与浅部流体逐渐混合,同时与围岩发生充分接触,通过水-岩反应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矿体和围岩接触带形成了以钾长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同时金可能以Au(HS)2-和Au(HTe)2-形式在流体中迁移,最终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
王雷刘家军翟德高朱文兵孟旭阳
关键词:小秦岭蚀变分带同位素示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