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亚洲飞蝗
  • 3篇飞蝗
  • 2篇生活史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昆虫
  • 2篇蝗科
  • 1篇多样性
  • 1篇嗅觉受体
  • 1篇嗅觉通讯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直翅目
  • 1篇前胃
  • 1篇网翅蝗科
  • 1篇消化道
  • 1篇鸣虫
  • 1篇内壁

机构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技...
  • 1篇通榆县四井子...

作者

  • 9篇张雪
  • 8篇任炳忠
  • 3篇王璞
  • 2篇王寅亮
  • 2篇徐燕
  • 2篇董琴
  • 2篇闻鸣
  • 2篇陈琪
  • 1篇高毅
  • 1篇陈新
  • 1篇李敏
  • 1篇王贵强
  • 1篇王雪松
  • 1篇郝锡联
  • 1篇尚利娜
  • 1篇付志欣
  • 1篇赵卓
  • 1篇苗会
  • 1篇韩叶
  • 1篇王文慧

传媒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东北亚洲飞蝗发生区生态环境特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发生地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发生区地势平坦低洼,海拔为100~200 m;亚洲飞蝗发生区一般为内陆湖或河流周边的芦苇丛生地带,适宜的栖息场所植被覆盖度<55%;发生地的土壤呈碱性,土壤含盐量均<0.5%,土壤性质有利于蝗虫产卵和蝗卵的存活与孵化;蝗卵孵化期和产卵期的气温和降水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大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张雪苗会付志欣韩叶王贵强任炳忠
关键词:亚洲飞蝗生态环境
中国的蝗灾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1
2013年
回顾了我国蝗灾发生的历史,从中总结分析了蝗灾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对策。防治蝗灾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防治,并且应始终坚持"改治并举"的方针政策,综合各种防治手段,与时俱进,以开创出一种有效、环保、低耗的治理体系为目标,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全方位地减轻乃至消灭蝗灾。
任炳忠张雪
关键词:蝗灾生态环境
亚洲飞蝗粉末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2013年
对在吉林省发生的亚洲飞蝗的基本组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洲飞蝗的水分、灰分、粗白质、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29%、2.40%、69.75%、5.5%;氨基酸总含量为52.98g/100g,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1.58g/100g,含有8种人体的必需氨基酸,EAA/TAA为40.7%,EAA/NEAA为68.72%,苏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为67.77%,并且含有一定量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44%;含有15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常量元素Ca、Mg,必需微量元素Fe、Zn、Cu、Mn、Cr、Se、Mo、Ni,重金属元素Hg、Pb、As、Cd、Sn,其中,Ca、Mg、Fe、Zn含量丰富。
陈琪徐燕王璞张雪董琴任炳忠
关键词:亚洲飞蝗营养成分
剑角蝗科3种蝗虫前胃及贲门内壁观察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剑角蝗科3种蝗虫的前胃和贲门内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属的前胃内壁纵行脊都比较光滑,但绿洲蝗属与迷蝗属纵行脊上齿的大小比鸣蝗属更为接近;绿洲蝗属与迷蝗属贲门内壁上齿尖角度更接近。说明前胃及贲门的显微结构在同科不同属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属间种类鉴定的依据。
闻鸣王文慧张雪王寅亮
关键词:消化道蝗虫剑角蝗科
昆虫嗅觉通讯研究概述与展望被引量:6
2017年
嗅觉通讯是昆虫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昆虫选择栖息地、繁殖、觅食、御敌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昆虫的嗅觉系统,有助于阐明昆虫个体间、不同昆虫物种间的化学通讯机制,了解昆虫对寄主的识别、选择机制,也可以为高效的昆虫行为化学调节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基因位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昆虫的行为,应用于许多重要的农、林、卫生害虫防治。文中简要概述了昆虫的嗅觉通讯及其研究内容,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昆虫嗅觉通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任炳忠雒雯琦张雪王寅亮
关键词:昆虫嗅觉通讯化学信息素嗅觉受体
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郝锡联闻鸣张雪鲁莹赵卓任炳忠
关键词:斑翅蝗科网翅蝗科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及时空动态被引量:10
2012年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火山地貌而蕴藏着丰富的昆虫资源。为研究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和时间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对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主要来自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长白山4个垂直带内访花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E)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优势度集中性指数(C)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反映出针阔混交林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大,高山苔原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小。高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与低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极不相似;相邻海拔昆虫的多样性中等不相似。访花昆虫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尚利娜王璞鲁莹高毅张雪于晨任炳忠
关键词:多样性访花昆虫
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亚洲飞蝗的生活史及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在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蝗卵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蝗蝻发育历期为28~35 d,每个龄期历时5~7 d,7月上旬末期开始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7 d雌雄两性开始交尾,7月下旬为交尾盛期,交尾约14 d后雌性开始产卵,产卵一直延续到9月末。生态环境条件对亚洲飞蝗的取食、蜕皮、羽化、交尾、产卵等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李敏吕耀星王雪松陈新张雪任炳忠
关键词:亚洲飞蝗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吉林地区长翅燕蝗生物学特征研究
2013年
采用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的方法对吉林地区的长翅燕蝗生活史及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长翅燕蝗1a发生1代,卵在土里越冬,越冬蝗卵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中旬是孵化盛期,蝗蝻发育期为30~35d,每个龄期历时6~7d,6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约1周雌雄两性开始交尾,雌雄交尾约2周以后,雌性蝗虫开始产卵,产卵一直持续到7月末。长翅燕蝗所处的生态环境,对长翅燕蝗的各项生命活动均有重要影响。
陈琪张雪王璞董琴徐燕任炳忠
关键词:生活史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