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权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制造业
  • 1篇生产函数
  • 1篇省际
  • 1篇岭回归
  • 1篇经济贡献
  • 1篇空间结构
  • 1篇技术效率
  • 1篇次区域

机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权
  • 2篇胡树华
  • 1篇牟仁艳
  • 1篇王利军
  • 1篇叶建木
  • 1篇张帆
  • 1篇张超
  • 1篇熊壮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岭回归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贡献差异研究
2015年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在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究竟有多高,目前尚缺乏科学的评估模型对其进行准确测算。本文以有效专利量作为技术投入替代变量,建立了以资本、劳动与技术为投入的规模报酬可变的C-D生产函数改进模型,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差异,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领先区、崛起区和发展区三大区域,运用2006-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岭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不同区域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差异。回归结果表明:规模报酬与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领先区高端服务业比较发达,资本成为其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崛起区传统民营经济比重大,劳动的经济贡献高于技术贡献;发展区自主经济成分大,技术贡献水平较高。
张权胡树华王利军
关键词:岭回归
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吗?——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联合调节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次区域特点的省际毗邻区,成为提高区域合作发展效率的"洼地"。通过文献梳理,本文界定了省际次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的内涵并提出了理论假设,以7个典型的中部省际次区域为例,运用2个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假设检验了省际次区域合作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之间互动程度不足,存在一定脱节和"真空地带";(2)省际次区域合作受空间结构、治理模式影响显著,边界效应主要为"屏蔽效应";(3)空间规模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制于"空间交叉结点""中介效应"的强弱;(4)产业异质性与省际次区域合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5)合作框架协议尚不能有效推进"省际次区域合作区"升级,边界重构效应不显著,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政策有效性。
叶建木张帆熊壮张权张超
关键词:空间结构
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2012—2015年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制造业两种不同模式的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综合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其作用路径不同。专业化集聚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规模效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多样化集聚只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东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全国类似;中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样化集聚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西部地区专业化集聚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
张璐牟仁艳胡树华张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