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调强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2篇CBCT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多叶准直器
  • 1篇胸部
  • 1篇胸部肿瘤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瘤
  • 1篇胸中段食管癌
  • 1篇旋转调强

机构

  • 5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5篇吴小良
  • 5篇许会军
  • 5篇张惠玲
  • 4篇马志乾
  • 4篇赵鹏
  • 4篇陈晓芳
  • 3篇刘朝兴
  • 2篇乞国艳
  • 2篇张伟
  • 1篇刘鹏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腺瘤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利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XVI)分析胸腺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方法对行放射治疗的53例胸腺瘤患者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扫描图像与制定治疗计划的CT定位图像进行匹配,记录数据并在线纠正摆位误差。结果 53例患者共行205次CBCT扫描,各方向的摆位误差如下:左右(X)方向(0.445±2.829)mm、头脚(Y)方向(-1.141±4.529)mm、前后(Z)方向(-0.053±2.585)mm,沿三个坐标轴的轴向旋转误差分别为(-0.130±0.887)、(-0.345±0.846)、(-0.120±1.063)。结论放射治疗治疗前对胸腺瘤患者行CBCT扫描可有效减小摆位误差,统计个方向摆位误差分布数据,可得到本单位直线加速器的摆位误差范围,勾画靶区时CTV到PTV在X,Y,Z三个方向的最佳外扩值分别为5 mm、7 mm、5 mm。
陈晓芳许会军张惠玲吴小良赵鹏刘鹏乞国艳马志乾
关键词:胸腺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摆位误差CBCT
CBCT对肺癌SBRT摆位误差及靶区外放边界的校正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配准确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摆位误差探讨MPTV靶区勾画外扩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13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CB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并记录摆位误差。根据MPTV外扩公式(MPTV=2.5∑+0.7σ)得出靶区(PTV)的摆位误差范围。结果X平移=(0.16±0.14)cm、Y平移=(0.45±0.37)cm、Z平移=(0.21±0.21)cm;X旋转=(0.45±0.52)°、Y旋转=(1.26±1.39)°、Z旋转=(0.84±0.82)°。MPTV在X轴、Y轴、Z轴的外扩范围分别为0.51 cm、1.01 cm、0.58 cm。结论采用CBCT图像引导患者靶区位置校准,可准确得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摆位误差导致的PTV外扩边界,为临床靶区勾画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张惠玲许会军吴小良陈晓芳赵鹏张伟马志乾乞国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锥形束CT摆位误差
分段弧和全弧旋转容积调强放疗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全弧VMAT和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分析应用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1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全弧VMAT、分段弧VMAT两种治疗计划,统计并比较靶区(PTV)、危及器官(肺、脊髓、心脏)、以及机器总跳数(MU)等参数的剂量学差异。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全弧VMAT计划PTV D95(t=-7.699, P=0.000)、D98(t=-6.384, P=0.000)、均匀性指数(HI)(t=10.423, P=0.000)均优于分段弧VMAT,分段弧VMAT肺的平均剂量、V5(t=-4.048, P=0.002)要优于全弧VMAT。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I)、MU、双肺的V10、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时应用全弧VMAT、分段弧VMAT均可以满足靶区临床要求,但分段弧VMAT可以明显减少肺低剂量区域照射范围。
张惠玲李鑫吴小良许会军张伟马志乾刘朝兴
关键词:食管癌剂量学放射性肺炎
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校准对胸部肿瘤IMRT计划验证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叶片位置校准对胸部调强计划(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Delta4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分别在MLC校准前、后测量胸部肿瘤患者IMRT计划,分析其Dose deviation(DD)、DTA、Gamma通过率的差异。结果在DD、DTA、Gamma通过率三种评价指标中,MLC校准后9例胸部患者IMRT计划的通过率均有所提高。校准MLC前、后评价指标2%DD、2 mm DTA、2%/2 mm Gamma的平均通过率分别增加了19.29%、22.86%、19.53%,而当评价指标为4%DD、4 mm DTA、4%/4 mm Gamma时的平均通过率增加有所降低分别为17.27%、3.48%、2.86%,即评价指标4%DD、4 mm DTA、4%/4 mm Gamma通过率对MLC的位置误差更不敏感。结论调强放疗MLC的叶片位置精度直接影响计划验证的通过率,IMRT计划验证通过率下降时应考虑检测MLC的叶片位置精度。
张惠玲许会军吴小良李静陈晓芳赵鹏刘朝兴李鹏
关键词:多叶准直器胸部肿瘤
基于D2SRS微光栅系统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D2SRS微型光栅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计划设计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于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设计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分析对比Elekta Synergy VMAT 10mm多叶光栅与D2SRS 2mm微型光栅2种计划模式下靶区和危及器官所接受的剂量。结果基于D2SRS 2mm微型光栅的治疗计划与目前临床常规应用的ELekta Synergy VMAT 10mm多叶光栅计划相比进一步优化了治疗计划质量,适形度及均匀度提高,肺和脊髓等危及器官中剂量降低了。结论 D2SRS微型光栅系统可以用于早期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2mm的等中心叶片厚度相对于10mm多叶光栅计划,对靶区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剂量跌落梯度,危及器官的剂量更低。
刘朝兴许会军陈晓芳张惠玲吴小良赵鹏马志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