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晓东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黄泛区农场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小麦
  • 2篇药剂
  • 2篇施肥
  • 2篇小麦赤霉病
  • 2篇霉病
  • 2篇防效
  • 2篇播量
  • 2篇播期
  • 2篇不同药剂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病
  • 1篇性状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措施
  • 1篇施肥量
  • 1篇施肥模式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主要性状
  • 1篇纹枯病

机构

  • 9篇黄泛区农场
  • 2篇潢川县农业科...

作者

  • 9篇崔晓东
  • 5篇罗家俊
  • 4篇罗家传
  • 2篇徐宏
  • 2篇吴秋艳
  • 2篇孙艳华
  • 2篇张钰
  • 1篇何春伟
  • 1篇白利民
  • 1篇牛东海
  • 1篇黄华
  • 1篇韦胜利
  • 1篇朱高纪
  • 1篇孙治安

传媒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种子世界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技服务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麦应用硅钙镁钾肥和控施复合肥的肥效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进行了小麦应用硅钙镁钾肥和控施复合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底施硅钙镁钾肥+磷肥对小麦能够起到壮苗、促蘖、增穗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小麦上3叶的生长;控施复合肥与常规施肥效果差异不大。
孙治安牛东海韦胜利崔晓东朱高纪
关键词:小麦肥效硅钙镁钾肥
小麦品种泛麦8号播期播量试验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研究泛麦8号小麦的最佳播期,进行了泛麦8号的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10月10-30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量(112.5×104~450×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以225×104苗/hm2处理产量最高,为7 074kg/hm2,播量112.5×104~337.5×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泛麦8号在河南中部的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播量在112.5×104~337.5×104苗/hm2。
罗家传崔晓东吴秋艳孙艳华张钰
关键词:小麦播期播量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小麦赤霉病发生除与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相关外,同时又受到菌源量、耕作制度、品种、复种指数和施肥水平以及浇灌条件影响。利用气象因子可以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预测预报。小麦赤霉病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药剂主要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羟菌唑、氰烯菌酯、己唑醇、戊唑醇、咪鲜胺等单剂或复配剂。防治时期以初花期、盛花期和盛花后2天3次防治效果较好。
罗家传王怡何春伟黄华白利民崔晓东罗家俊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栽培措施对泛麦5号产量的影响
2012年
通过旋转回归试验探讨播期、播量、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因子对泛麦5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产量明显提高,但至10月20日达最大值;随播量增加,产量略增加,至150×104株/hm2基本苗,产量最高;随施氮量增加,产量极显著地提高,至600 kg/hm2时达最大值;随施磷量、施钾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但磷肥效应大于钾肥效应.最高产量10 684.17 kg/hm2的各因子组合为10月5日播种,75×104株/hm2基本苗,施尿素750 kg/hm2,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施硫酸钾600 kg/hm2.产量大于9 000 kg/hm2的方案有334个,因子的取值为播期10月14-15日,基本苗(159.9~178.2)×104株/hm2,施尿素525.15~565.2 kg/hm2,施过磷酸钙1 191.0~1 272.3 kg/hm2,施硫酸钾450.0~484.5 kg/hm2.
罗家传崔晓东吴秋艳孙艳华张钰罗家俊
关键词:小麦播期播量施肥量
六种不同药剂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2021年
本试验通过对市场上 6 种药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发现:小麦返青拔节期施用 250 g/L 丙环唑乳油、75%肟菌·戊唑醇 悬浮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SC、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四种药剂 24d 均能降低小麦纹枯病茎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药剂施用 49d 时,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75%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噻呋酰胺·氟环唑能够降低纹枯病病情指数;三种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病均低于 21%且病指防效在 5%以上。药剂施用 78d 时,各处理的病茎率均 96%以上,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与对照病情指数均在 30%左右,仅有噻呋酰胺·氟环唑处理的病指防效相对较好为 3.32%。各处理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龚连成靳康康崔晓东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
小麦主要性状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对泛麦8号小麦2004-2012年9 a的主要性状与主要气象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产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冬前均温、越冬均温、后期均温、冬前降水量、春季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成熟期、最高蘖、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呈正相关;小麦成熟期与各时段均温、冬前降水量、越冬降水量、春季降水量、春季日照、后期日照呈负相关,与后期降水量、冬前日照、越冬日照呈正相关.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培育冬前壮苗,走"小壮高"道路,可以在不增加株高的前提下,增加群体、增粒增重,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温度升高、降水集中,特别是冬前和冬季集中降水可降低小麦产量,日照时数增加,小麦产量提高.
罗家传张旭远崔晓东罗家俊
关键词:小麦主要性状气象因子
不同包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不同包衣剂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包衣剂对小麦冬前和春季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体安全,对春季纹枯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综合效果较好的包衣剂有处理1(27%苯醚·咯·噻虫)、处理2(威播)、处理6(23%吡虫·咯·苯甲);处理7(生长调节剂硅丰环)和处理8(氨基酸中药肥)效果也较好。
徐宏崔晓东倪闪闪罗家俊张莉喻婧
关键词:小麦包衣剂
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施肥是促进粮食高产、肥料高效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施肥模式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氮、磷、钾3种肥料对比,小麦对氮肥最为敏感。平均施肥模式全肥区产量水平最高,氮肥贡献率为43.5%,磷肥贡献率为8.0%,钾肥贡献率为10.7%;氮肥农学效率为23.5 kg/kg,磷肥农学效率为7.3 kg/kg,钾肥农学效率为13.0 kg/kg。推荐亩施纯N 13.5 kg/亩、P_(2)O_(5)8 kg/亩、K_(2)O 6 kg/亩。
徐宏崔晓东倪闪闪罗家俊喻婧张莉
关键词:小麦施肥模式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21年
通过对比 6 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的防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初花期使用麦甜 60mL/ 亩 + 扬彩70mL/ 亩、40%戊唑·多菌灵 75g/ 亩两种药剂配方均能够显著降低赤霉病病穗率、病情指数及白粉病病情指数,且与对照相比该两种药剂处理的小麦后期熟相较好。
尹慧洁靳康康崔晓东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药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