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脱位
  • 3篇切口
  • 3篇颌关节
  • 3篇颌面
  • 3篇颞下
  • 3篇颞下颌
  • 3篇颞下颌关节
  • 3篇颞下颌关节前...
  • 3篇脱位
  • 3篇下颌
  • 3篇下颌关节
  • 3篇复位
  • 2篇入路
  • 2篇腮腺
  • 2篇腮腺切除
  • 2篇生物力学
  • 2篇生物力学分析
  • 2篇手术
  • 2篇手术入路
  • 2篇切除

机构

  • 14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14篇宋勇
  • 11篇刘彦杰
  • 10篇王俊林
  • 2篇黎钢
  • 1篇覃沅华
  • 1篇邵家松
  • 1篇刘彦杰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全科口腔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对预防Frey’s综合征作用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术式对预防Frey’s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制定全面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ELSEVIER、OVI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与Frey’s综合征预防相关文献,Meta分析合并OR值。结果:有15项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纳入Meta分析,累计病例1414例,其中对照组584例,合并OR=0.20,95%可信区间[0.16,0.26],实验组较对照组Frey’s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001)。结论:采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术式可以有效预防Frey’s综合征的发生。
宋勇王俊林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蒋延波
关键词: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切除META分析
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就诊治疗的39例严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广泛切开脓腔,以引流管和引流条自然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19例,采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拔管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方面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优于传统引流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陈裕聪王俊林宋勇刘彦杰何浒杰王博灏
关键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
颌面部不典型结核杆菌感染伴反复发热1例
2021年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报告发病人数始终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前列。而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tuberculosis,EPTB)是结核病的一种,是指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了肺部之外的组织引发的疾病,约占结核病患者的10%~30%。而且口腔颌面部结核更为罕见,仅占所有结核病例的0.005%~5%[3]。颌面部结核的临床特征缺乏明显特异性,常表现颌面颈部无痛性结节性肿块,且缺乏明显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若合并其他感染性病变,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颌面部结核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何浒杰刘彦杰宋勇陈裕聪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肺外结核发热
耳周定点法设计腮腺除皱美容切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耳周定点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3年5月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例,采用耳周定点法指导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设计,进行腮腺区肿瘤及腺体切除。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9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2例,术后1年随访,患者均对瘢痕隐蔽情况和手术预后表示满意。结论:耳周定点法设计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解剖标志明确,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俊林宋勇刘彦杰陈裕聪
关键词:美容切口腮腺肿瘤腮腺切除术
口外复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Meta分析
2024年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口外复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制定全面的检索策略,检索国内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口外法(实验组)与口内法(对照组)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相关文献,Meta分析合并OR值,评估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有5项随机临床对照实验纳入Meta分析, 累计病例428例,其中对照组214例。复位成功率合并OR=2.04,95%可信区间 [1.02,4.09],实验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合并OR=0.15,95%可信区间 [0.07,0.34],实验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001)。结论 口外法复位效率较口内法无差异,但可显著降低如牙龈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宋勇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META分析
49例颌面颈部重症间隙感染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回顾性分析49例颌面颈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男女比例为2.06∶1,平均年龄为(53.6±15.0)岁,农民占总数的53.06%,牙源性感染占总数的81.63%,平均起病时间为(7.73±4.77)d,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22.45%,所有患者均为以颌下间隙感染为中心的多间隙感染,合并纵膈感染4例。经过治疗,治愈45例,放弃治疗4例。争分夺秒、通畅气道、彻底引流、合理抗菌、全身支持为治疗此疾病的关键。
刘彦杰宋勇陈裕聪何浒杰刘又彰王俊林
关键词:颌面颈部重症回顾性分析
基于生物力学分析的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口颌系统姿态肌链平衡理论对颞下颌关节复位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改进复位手法;运用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治疗87例颞下颌关节前脱位患者,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分侧口内外联合法可有效避免升颌肌群反射性收缩,提高复位效率;87例患者均成功复位,术程用力轻巧高效,髁突下降指征明确,患者并发症少。结论分侧口内外联合法是一种高效、便捷、微创的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马婷婷宋勇王俊林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王博灏
关键词:生物力学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
以颞中静脉为解剖平面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冠状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颧骨复合体或颧骨颧弓骨折,行冠状切口的病例,分别在颞中静脉平面及颞深筋膜上翻瓣,观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颞中静脉位于颞深筋膜浅深两层之间的颞浅脂肪垫内,位于其浅层,走行位置相对恒定;18例患者颞中静脉无缺失,均翻瓣顺利,颞浅脂肪垫保存完整,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效果良好,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较筋膜上翻瓣组明显降低,永久性面瘫、颞窝凹陷与筋膜上翻瓣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以颞中静脉为解剖平面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定位标志明确,层次清晰,方法简便易行,可降低面神经损伤、颞窝凹陷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宋勇王俊林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王博灏
关键词:冠状切口面神经损伤
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髁状突矢状骨折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经耳屏小切口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5例19侧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经耳屏约4 cm长隐蔽小切口入路,解剖颞浅动静脉并向前拨开,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并沿筋膜深面解剖暴露颧弓及颞下颌关节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在直视下进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周拆线,其中2例出现轻度面瘫,分别为患侧颞支Ⅱ级面瘫及患侧颞支Ⅲ级面瘫、颧支Ⅱ级面瘫,给予营养神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术后涎瘘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提示骨折断端复位良好,髁状突形态良好。术后3个月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大于30 mm,关节无弹响,开口型无偏斜,术后6个月复查,疤痕不明显。结论经耳屏小切口入路手术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避免损伤面神经,可为髁状突矢状骨折手术提供较好的手术视野,安全便捷。
刘彦杰黎钢王俊林宋勇陈裕聪覃沅华
关键词:手术入路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脂肪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提高脂肪移植后脂肪细胞的成活率或保留率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国内外均有将来源自体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进行移植的报道。因两者混合比例不同、移植部位及技术差异、富血小板血浆浓度及激活程度等多因素导致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后得到的效果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富血小板血浆对自体脂肪移植是有利的。
赵武超邵家松宋勇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美容外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