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喀斯特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贵州惠水3个洞穴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贵州省惠水县的龙洞、牛洞、龙潭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现存量、生物多样性特征,并且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洞穴部分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同时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学指数对洞穴水质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夏、冬两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9种,隶属4门5纲10目31科,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为主。洞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在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冬季,在空间上表现为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生物量则无明显时空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影响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沉积物有机质和浊度,冬季影响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总氮和水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及科级水平生物指数(Family-Level Biotic Index,FBI)3种生物指数评价洞穴水质状况有差异,FBI的评价结果与洞穴的实际水质情况更符合。
- 吴永英杜维锋张思强徐承香杨爱军陈思旗杨瑞雪姜雪梅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水质评价
- 贵州某矿区乡镇饮用水源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解贵州某乡镇饮用水源的重金属浓度及健康风险水平,对该乡镇12个村的饮用水中的8种重金属浓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并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估算了经饮水途径下重金属污染物所致的健康危害风险。结果表明:1#村Ni的浓度(63.027μg·L^(-1))超过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Ni、Cd、As、Pb、Cu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表明这些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或地球化学特性相近。健康风险评价表明,1#村、2#村、3#村、4#村、6#村、10#村、12#村饮用水中Cr所致的成人和儿童的个人平均年健康风险均超过了英国皇家协会等国际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1.0×10-6 a^(-1)),说明长期饮用这7个村的不加处理的地下水或井水会产生一定的致癌风险。儿童健康总风险高于成人,需加强对儿童饮用水安全的控制和管理。Cr、As对成人和儿童健康总风险的平均贡献率均为98.57%,应作为优先控制管理的污染物。
- 徐承香王倩张思强杜维锋冉月吴永英姜雪梅
- 关键词: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六种蓝莓叶绿素·干物质及脯氨酸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6种不同蓝莓品种叶绿素、脯氨酸及生物量(鲜重、干重和含水量)的变化。[方法]以贵州省麻江县种植的蓝莓为试验材料,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分别采用丙酮与乙醇混合溶液以及酸性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生物量则采用恒重法测定。[结果]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变化最大的是芭尔德曼11号;生物量变化最大的则是杰兔8号。[结论]6种蓝莓品种的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量、脯氨酸含量和生物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和同一品种在7、8月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变化。
- 张永兰王建娟吴永英徐忠云张宇斌
- 关键词:蓝莓叶绿素脯氨酸
- 贵州仙家洞和忆苦洞洞穴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解矿区洞穴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3月对贵州松桃锰矿区仙家洞和忆苦洞的动物进行了调查,运用主成分(PCA)综合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洞穴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洞穴内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获动物标本445号,隶属4门8纲18目32科,其中仙家洞178号,计38种,忆苦洞267号,计32种;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分别是忆苦洞有光带(2.6222)、仙家洞有光带(6.0164)、仙家洞弱光带(0.9314)和仙家洞黑暗带(0.4027);物种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沿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呈递减趋势;两洞动物群落间相似性总体较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重金属污染、空气中CO_(2)含量、洞穴温度、土壤Ca含量是影响仙家洞和忆苦洞动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仙家洞和忆苦洞分别为强生态风险和极强生态风险,Cd是两洞穴的首要污染因子。
- 张思强杜维锋徐承香胡碧露姜雪梅周非吴永英田亚军
- 关键词:洞穴动物群落多样性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贵州荔波玉屏洞穴陆生动物食物来源及营养级被引量:1
- 2021年
- 洞穴是"极端地下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为了揭示洞穴陆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以及营养级关系,本文于2016年10月对贵州荔波玉屏镇的3个代表性洞穴内的陆生动物进行调查,应用^(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洞内陆生动物和基础碳源的δ^(13)C、δ^(15)N值变化特征,探究了各动物类群的营养级位置以及不同的基础碳源对动物的食物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洞穴植物的δ^(13)C值范围为–38.25‰±0.95‰至–29.44‰±0.49‰,土壤有机质δ^(13)C值范围为–32.73‰±0.03‰至–24.68‰±0.41‰,大部分不在洞穴植物的δ^(13)C变化范围内。洞穴动物δ^(13)C、δ^(15)N值范围分别为–34.22‰±0.39‰至–14.83‰±0.78‰、1.86‰±0.20‰至16.43‰±0.05‰,表现出较大的种(或类群)间差异。Iso Source软件估算结果表明,洞穴土壤有机质对78.3%动物类群的食物源的贡献率高于植物。荔波玉屏洞穴消费者的营养级范围为1.01–5.32,其中,巨蚓科、螺类、潮虫科、马陆、大蚊科、夜蛾科主要处于第2营养层次;蚰蜒科、蚁蛉科(幼虫)、蝙蝠处于第3营养层次;蜚蠊科处于第2–3营养层次;驼螽科、蠼螋科处于第2–4营养层次;蜘蛛处于第2–5营养层次,跨3个营养级。综上认为,洞穴土壤有机质是洞穴消费者的主要食物基础。大部分同一类群的动物在洞穴中所处的营养级位置较稳定,少部分同属于一个类群的动物在不同洞穴或同一洞穴不同光带所处的营养级位置有差异。
- 徐承香赵璐杜维锋张思强吴永英周非
-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级洞穴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