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永芳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预后
  • 1篇谱检测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小板
  • 1篇胃癌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细胞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比值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印迹
  • 1篇免疫印迹法
  • 1篇免疫荧光法
  • 1篇抗核

机构

  • 2篇龙岩市第一医...

作者

  • 2篇卢永芳
  • 1篇张金珍
  • 1篇蒋素莹
  • 1篇谢丹萍

传媒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意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检测106例SLE组和30名对照组血清ANA及ANAs中的12种抗体。结果表明:SLE组ANA阳性率为86.8%,ANAs中抗ds-DNA、抗Scl-70、抗Jo-1、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Ro-52、抗CENP-B、抗AnuA、抗AHA和抗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8.3%、0.9%、0.9%、35.9%、17.0%、39.6%、18.9%、41.5%、9.4%、29.3%、31.1%和9.4%。ANA和ANAs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蒋素莹卢永芳谢丹萍张金珍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系统性红斑狼疮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
术前外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胃癌初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癌初治患者术前外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科确诊并收治的285例胃癌患者,以PLR=150为基线,共有193例低PLR患者(PLR<150,设置为低PLR组),92例高PLR患者(PLR≥150,设置为高PLR组)。分别比较高低PLR组患者的各类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手术后1、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以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胃癌预后因素。结果高PLR组肿瘤浸润程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TNM分期较晚、白蛋白较低,与低PL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PLR组1、3、5年OS及DF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PLR是影响胃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可以为临床治疗过程中提供依据。
邓佳英卢永芳汤琼健曾富强
关键词:胃癌预后IL-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