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霞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固定
  • 3篇骨科
  • 2篇护理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技术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镇痛
  • 1篇支具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性
  • 1篇治疗性沟通
  • 1篇受压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疼痛
  • 1篇四肢
  • 1篇四肢损伤
  • 1篇疼痛
  • 1篇人工髋关节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机构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8篇刘树霞
  • 6篇杨静华
  • 4篇彭小伟
  • 3篇张萍
  • 3篇马玥
  • 2篇翟惠敏
  • 2篇徐丹
  • 2篇李贺丹
  • 2篇陈谊
  • 1篇王茜
  • 1篇陈丽光
  • 1篇余青梅
  • 1篇向春玲
  • 1篇高钰琳
  • 1篇宋慧娟
  • 1篇杨静华
  • 1篇马玥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术后均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疼痛评估,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效果。对照组采用骨科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指导、中医护理)。结果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适当的中西结合护理措施,能有效地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静华陈丽光陈谊彭小伟余青梅李贺丹向春玲徐丹刘树霞费菡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多模式镇痛
防护支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支具,包括支具主体,所述支具主体包括承托小腿的承托部和支撑脚掌的支撑部,支撑部与承托部垂直,还包括一块纯棉纺布,所述纯棉纺布垫在承托部的上表面,纯棉纺布沿着承托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有提拉带,纯棉...
刘树霞唐琴琴朱世华张萍
文献传递
骨科四肢可拆卸防污染防敷料松脱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四肢可拆卸防污染防敷料松脱套,包括锥形塑料套,锥形塑料套的侧壁上开有开口,开口自锥形塑料套的小直径端延伸至锥形塑料套的大直径端,锥形塑料套的外表面于开口的一边固定有魔术贴黏贴带一,锥形塑料套的内表...
杨静华张萍袁李燕朱世华刘树霞徐邵勇
文献传递
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five-dimensional instrument of Euro Qol questionnaire,EQ-5D)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前后及术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2例,采用EQ-5D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记录EQ-5D指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髋部骨折术后1年EQ-5D指数及VAS评分较骨折后明显改善。年龄和合并症明显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相关,性别和手术方式对术后1年的生存质量无显著影响。结论髋部骨折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可提高患者骨折后的生存质量,积极预防髋部骨折可避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降低。
李贺丹陈谊杨静华徐丹费菡王茜刘树霞
关键词:髋部骨折
近5年外固定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近5年外固定护理研究热点并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外固定护理实践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2015年8月—2020年7月发表的外固定护理相关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软件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20篇,其中英文文献318篇,中文文献402篇。提取频次≥23次的英文高频词25个,频次≥25次的中文高频词17个。聚类分析后获得2个英文研究热点,分别为护理研究中的信息获取与应用、外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获得5个中文研究热点,分别为针道感染的预防、系统化护理对外固定患者的护理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骨缺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同部位骨折的康复护理。结论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对外固定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并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出台针对不同部位外固定的护理指南,规范外固定护理流程。同时,需注重外固定患者在术后的功能恢复,以提高外固定的护理质量。
张雨晨马玥杨静华刘树霞彭小伟白晨王雪琴翟惠敏
关键词:护理骨科外固定文献计量学聚类分析
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构建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为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提供参考。方法 在医患沟通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制订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确定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43%和100%,权威系数为0.86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和0.160(均P<0.05)。构建的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包括2个一级指标(沟通过程质量评价、沟通结果质量评价)、3个二级指标(沟通内容、沟通技巧、沟通效果)、67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护患沟通质量评价标准兼具可靠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护患治疗性沟通质量的评估。
杨静华马玥马玥张萍任英李爽刘树霞刘树霞宋慧娟
关键词:护患沟通治疗性沟通沟通能力德尔菲技术
外固定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依据外固定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病人感染发生情况,通过追踪病人感染实际发生情况验证和评价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6月—12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骨科外固定手术的300例病人为建模组。电话随访追踪病人半年,将完成半年随访的病人设为验证组,比较预测感染情况与实际感染情况,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最终纳入验证组病人106例,模型预测感染率为26.4%,实际感染率为33.0%。建模组工作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验证组AUC为0.704,O/E=1.25,Hosmer⁃Lemeshow检验χ^(2)值为2.519,P=0.340;当截断值为0.373时,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287。结论:外固定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有助于筛选外固定术后易发生感染的高危病人。
余文娟杨静华刘树霞郭凡依彭小伟陈雅琴翟惠敏马玥
关键词:影响因素外固定
骨外固定架针孔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3年
目的了解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行外固定支架患者(n=300)的资料,以术后病例记录中是否发生针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赋值法构建风险预测等级分级。结果300例骨外固定支架患者中,发生针孔感染者103例(34.33%),未发生感染者197例(65.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OR=4.726(糖尿病、肺部感染之一)、17.053(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之二)]、术后白蛋白水平[OR=0.082(<25 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OR=3.715(>90~120 g/L)、9.720(>60~90 g/L)、7.338(30~60 g/L)]、术中出血量[OR=2.196(200~400 ml)、OR=3.256(>400 ml)]及消毒液类别[OR=3.897(氯己定)、3.625(碘伏+氯己定)]是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出模型≥7分为高风险组,5~6分为较高风险组,4分为中风险组,3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为较低风险组。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骨科外固定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外固定感染风险提供参考,尽早预防感染的发生。
郭凡依高钰琳赵婷马玥余文娟杨静华刘树霞彭小伟
关键词:骨科外固定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