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彤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貌
  • 2篇新构造
  • 2篇填图
  • 1篇第四纪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抬升
  • 1篇填图方法
  • 1篇图幅
  • 1篇期次
  • 1篇期次划分
  • 1篇全新世
  • 1篇相分析
  • 1篇黄河
  • 1篇构造抬升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地貌
  • 1篇河流系统
  • 1篇河套平原
  • 1篇OSL测年
  • 1篇DEM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作者

  • 4篇何泽新
  • 4篇叶培盛
  • 4篇张绪教
  • 4篇刘晓彤
  • 3篇贾丽云
  • 3篇吴泽群
  • 2篇蔡茂堂
  • 1篇杨星辰
  • 1篇周维

传媒

  • 4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DEM的内蒙古狼山地貌参数提取及其构造抬升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30 m分辨率DEM数据,利用Arc GIS10.0对内蒙古狼山东南坡河流流域地貌参数进行提取,精确计算了其中15条规模较大的北西—南东向河流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并据此对河流发育阶段以及构造运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8条河流的HI值处于0.3~0.6之间,属于河流发展的壮年阶段;7条河流的HI值大于0.6,为幼年期,未出现老年期河流。狼山西南部河流河谷V1—V14的HI值变化平缓,波动幅度不大,构造运动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中北部河流V14—V22的HI值变化较剧烈,尤其是V14—V19,呈明显上升趋势,河流受侵蚀后残存体积增多,构造运动活跃性下降;V19以北HI值持续下降,其构造运动的活跃性增加。由此认为狼山从西南到东北总体呈现增强—减弱—增强的差异性运动状态,该结论与前人所做山前构造地貌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刘晓彤张绪教叶培盛何泽新傅连珍贾丽云何祥丽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DEM
河流沉积分析在浅覆盖第四纪填图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地区1∶50000填图试点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国家大比例尺地质调查(1∶50000)向特殊地质地貌区的开展,已有第四纪填图方法已不能满足覆盖区填图的实际需求,地质工作者面临着第四纪大比例尺填图"填什么、如何填"的问题。选取典型覆盖区——河套平原为研究区,以河流沉积理论为指导,通过钻孔揭露方法,建立了全新世以来的河流沉积体系,并以此作为区域地质图骨架,提出了河道亚相、堤坝亚相、泛滥平原亚相的填图单元,应用"逐步逼近原则"确定地质界线,划分出区内三期河道及其相应的沉积体系,解决了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填图单元稀少,地质图表达单调的问题,为覆盖区第四纪地质调查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
刘晓彤张绪教叶培盛贾丽云蔡茂堂何泽新李成路吴泽群周青硕
关键词:填图方法河流系统沉积相分析河套平原
新构造填图方法探索、应用与实践——以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新构造调查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区域地质填图重点内容之一。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区,位于阴山—河套盆地结合带,新构造活动频繁,地层结构复杂,构造地貌形态丰富,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是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在前人区调方法理论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地层、断裂、构造地貌等不同的新构造填图对象,分别使用遥感解译+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含钻孔剖面)实测+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追索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雷达探测+探槽揭露+三维激光扫描+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实测+年代学等不同的技术方法组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要求,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将填图成果直观、丰富、详细的表达在地质图上,该新构造填图技术方法组合,不仅是对新构造填图方法的有效探索,也为其它地区新一轮大比例尺新构造填图提供了重要参考。
贾丽云叶培盛张绪教何泽新杨星辰周青硕叶梦旎刘晓彤李成路吴泽群周维何祥丽
关键词:新构造填图地貌
河套地区全新世黄河古河道的分布及期次划分被引量:12
2017年
黄河古河道的分布及其年代学框架的建立对于探讨黄河迁移规律、重建古气候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andsat8遥感影像解译、1∶5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钻孔资料分析,结合剖面实测基本判定了色尔腾山以南至现代黄河以北河套平原区黄河埋藏古河道的分布,,采用OSL与14C测年较精确地确定了黄河古河道的年代。依据年代学研究结果,将全新世黄河古河道划分为三期:Ⅰ期古河道,分南北两支,南支分布在复兴镇西北部,埋深2~6 m,北支分布于呼勒斯太中南部,埋深8.2~9 m,时代为9.93~7.4 ka B.P.;Ⅱ期古河道,河道主体分布在色尔腾山山前,呈北西─南东向,埋藏于现今乌加河古河道下部4~11m处,南北最宽处约1.5km。塔尔湖区存在同一期的古河道,埋深7~9 m,以东西向展布为主,时代为7.4~4.1 ka B.P.;Ⅲ期古河道,呼勒斯太中部、塔尔湖中南部及复兴南部都曾发育,但河道主体为塔尔湖区的古河道,埋深2~9 m,时代为4.1~1.2 ka B.P.。黄河古河道分布及时代确定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黄河在河套段演化历史,为河套地区的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周青硕张绪教叶培盛何泽新蔡茂堂刘晓彤李成路吴泽群
关键词:OSL测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