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湖南省儿科专科护士角色认知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调查儿科专科护士对专科护士角色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科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和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科专科护士角色认知调查表对接受湖南省儿科专科护士培训的18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专科护士角色认知总均分为89.89±7.39,各条目均分为4.49±0.3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工作年限、最初学历、所在医院等级的儿科专科护士的角色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专科护士角色认知得分较高,建议根据儿科专科护士不同个人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深儿科专科护士的角色认知,进一步定位和规范儿科专科护士的发展。
- 肖娜石绍南郑露晴刘娟娟谷家怡谢鑑辉
- 关键词:角色认知影响因素
- 延续护理对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延续护理对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40例15~44岁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6个月的延续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蒋丽琼刘娟娟刘琪王娟曾颖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能力延续护理干体质量
- 出院计划模式对淋巴瘤化疗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淋巴瘤化疗病人生命质量及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将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60例淋巴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出院计划模式,共干预3个周期。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前、化疗1周期后、化疗3周期后生命质量得分、血常规、非计划再就诊率、病人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淋巴瘤病人化疗前一般资料及生命质量、血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周期后及化疗3周期后两组病人生命质量得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值、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干预组非计划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出院计划模式可以提高淋巴瘤化疗病人生命质量,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改善了病人的血常规,降低了病人非计划再就诊率,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 刘姗刘娟娟刘琪蒋丽琼曾颖
- 关键词:淋巴瘤生命质量化疗血常规
- 保护动机干预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究保护动机干预对社区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老年人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和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样法,选入200名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社区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保护动机干预;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危险因素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人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及危险因素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可改善老年人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降低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 刘娟娟黄延锦赵玲刘姗肖娜曾颖
-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
-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 :调查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CVD)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设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对在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2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研究对象CVD知识认知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的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对脑卒中及心脏病发作的预警症状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10分(总分10分);对CVD危险因素的认知平均得分为4.98分(总分15分);有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对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老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应对受教育水平低及CVD风险高的老年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
- 黄延锦曾颖何国平阳晶刘娟娟易丽娜伍媚春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知识老年人
- 保护动机理论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CVD)预警症状及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医院的健康体检活动中招募200例社区老年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保护动机理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CVD相关知识平均得分差值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健康相关行为中的不健康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能按时服用降糖降脂药物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CVD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知识水平,并进一步改善不健康相关行为。
- 蒋丽琼刘娟娟刘琪刘姗曾颖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