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利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教学
  • 1篇多元化教学
  • 1篇多元化教学模...
  • 1篇医学院校
  • 1篇以学生为中心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籽
  • 1篇原花青素
  • 1篇院校
  • 1篇植酸
  • 1篇植酸酶
  • 1篇植酸酶基因
  • 1篇生物化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专业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创新
  • 1篇水产

机构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余利红
  • 3篇欧阳永长
  • 2篇陈萍
  • 2篇李雅楠
  • 1篇黄火清
  • 1篇杨浩萌
  • 1篇马文康
  • 1篇路蕾
  • 1篇苏晓波
  • 1篇李锦梅
  • 1篇黄炜
  • 1篇林玲
  • 1篇刘小珊
  • 1篇陈钟林
  • 1篇郭晓兰
  • 1篇陈新美
  • 1篇戴婷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油菜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油菜籽资源,扩大原花青素的来源。方法:研究油菜籽中原花青素的溶剂提取工艺,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油菜籽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结论:通过对油菜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条件的选择,油菜籽可作为较好的工业提取原料而加以应用。
余利红梁志梳林玲李锦梅陈钟林
关键词:油菜籽原花青素
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设计改革被引量:4
2020年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纷纷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本文结合广州医科大学不同专业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院校生物信息学课程开设及提高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余利红欧阳永长林方钦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9年
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师主讲,结合学生自主学习、非经典TBL、实验课堂讨论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与积极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对几种教学模式均持较赞成的态度,但实验课堂讨论同自主学习和非经典TB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建相关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善学习效果的作用。
粟海波黄炜余利红刘小珊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来源于Penicillium sp.C1的水产用中性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简并引物和TAIL-PCR技术从青霉Penicillium sp. C1菌株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植酸酶基因,命名为phyC1。其结构基因全长1 477 bp,5’端包含58 bp的内含子序列,该基因编码472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将PhyC1的成熟蛋白的编码基因在毕赤酵母菌GS115中高效分泌表达,重组蛋白经硫酸铵沉淀和阴离子交换柱和分子筛纯化后达到电泳纯。对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植酸酶PhyC1最适pH为6.5,在pH5.0-10.0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组植酸酶PhyC1最适温度为50℃。与现有商品植酸酶相比,PhyC1具有两个显著的特性,如低温条件下具有高活性,尤其是在低于20℃时;在中性pH 7.0条件下仍具有90%以上的相对酶活性,因此,植酸酶PhyC1的优良特性为其在水产行业的应用奠定基础。
李雅楠余利红陈新美杨浩萌黄火清
关键词:中性植酸酶青霉毕赤酵母
突出专业特色与服务区域发展的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生物技术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与之相适应我国众多高校都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而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有其特殊之处,如何结合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发展值得探索。本文分析比较了广州医科大学(下文简称“广医”)生物技术专业与国内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点,为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探索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以期为我校乃至我国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培养适应我国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陈萍欧阳永长李雅楠余利红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医学院校
多维教学资源下的混合式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创新
2024年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高阶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但当前教学存在课程内容抽象繁杂、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以及学生缺乏持续内驱力等问题,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本课程团队以新建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体系为育人基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自建了多维教学资源环境平台,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采用双向互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融合,改革实验内容,建立了具有探索性质、科教融合的“三独”项目型实验,并采用全程参与、动态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上述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显著提升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高阶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陈萍苏晓波郭晓兰冯毅戴婷余利红马文康路蕾欧阳永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