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乃峰

作品数:21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辰山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秋海棠
  • 11篇海棠
  • 5篇栽培
  • 3篇杂交
  • 3篇栽培基
  • 3篇栽培基质
  • 3篇四季秋海棠
  • 3篇盆栽
  • 3篇秋海棠属
  • 3篇自然杂交
  • 3篇基质
  • 3篇光照
  • 3篇光照强度
  • 2篇多样性
  • 2篇雄蕊
  • 2篇移栽
  • 2篇移栽成活
  • 2篇移栽成活率
  • 2篇育种
  • 2篇育种周期

机构

  • 16篇上海辰山植物...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1篇付乃峰
  • 17篇田代科
  • 5篇赵斌
  • 5篇肖艳
  • 5篇刘青青
  • 5篇张大生
  • 4篇向言词
  • 3篇刘凤栾
  • 2篇丁兆堂
  • 2篇舒江平
  • 2篇吴少华
  • 2篇陈青
  • 2篇赵喜双
  • 1篇张代贵
  • 1篇陈青
  • 1篇吴少华
  • 1篇曹建国
  • 1篇洪永聪
  • 1篇王玉
  • 1篇张大生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研究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园艺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照强度及栽培基质对秋海棠新品种‘宁明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秋海棠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栽培基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宁明银’秋海棠是最近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潜力,但其栽培适宜条件还不清楚。为了摸索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基质和光照条件,该研究利用四种光强(遮光45%、60%、75%、90%)和四种无土栽培基质(泥炭∶珍珠岩=1∶1;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1∶1∶1;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栽培大棚中开展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宁明银’秋海棠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在遮光45%条件下,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同等比例混合的栽培基质中,‘宁明银’秋海棠的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与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均表现出最大值,且该条件下植株的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最小,相对叶绿素含量也最高。因此,盆栽‘宁明银’秋海棠的最佳无土栽培条件为腐叶土、珍珠岩、松树皮等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和45%遮光,利用此条件可指导‘宁明银’秋海棠的商品化盆栽生产。
赵斌付乃峰付乃峰向言词
关键词:光照强度栽培基质盆栽
‘黑魁’虎耳草的匍匐茎快繁被引量:1
2017年
‘黑魁’虎耳草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和国际登录的虎耳草属新品种,观赏价值很高,对该品种成功快繁将有利于其推广应用。本研究以‘黑魁’虎耳草的匍匐茎为外植体进行快繁,结果表明:在MS+1 mg/L6-BA+0.1mg/L NAA上芽诱导4周后,将分化的不定芽转至MS+0.5mg/L6-BA+0.1mg/LNAA上增殖培养,约4周繁殖系数可达28。形成的苗在1/2MS+0.1NAA上培养1周便可生根。幼苗移栽至蛭石︰珍珠岩=1︰2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5%以上。1个月后,再转至珍珠岩︰松树皮︰泥炭=1︰1︰1的栽培基质中进行常规栽培管理。
刘青青付乃峰田代科
关键词:快繁
一种利用2n花粉杂交选育荷花三倍体的方法
一种利用2n花粉杂交选育荷花三倍体的方法,诱导荷花雄蕊稳定高效地产生2n花粉,再与二倍体植株有性杂交得到三倍体莲子,萌发和栽培后获得三倍体植株;诱导时,选择生长健壮、长度为3~3.5cm的荷花花蕾,拨开花蕾外层花瓣,内侧...
刘凤栾田代科秦密张大生刘青青付乃峰
文献传递
四季秋海棠无土栽培优良基质的筛选(英文)
2017年
为探究秋海棠的优良栽培基质及草坪草的修剪废弃物替代泥炭作为基质的可能性,以栽培广泛的四季秋海棠幼苗为试材,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栽培大棚中进行盆栽试验。分别选用T1(泥炭:珍珠岩=1:1)、T2(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T3(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4(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5(草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6(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7(蛭石:珍珠岩:松树皮=1:1:1)和T8(蛭石:珍珠岩:松树皮=2:1:1)8种混合基质,比较四季秋海棠的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四季秋海棠在8种栽培基质中,上盆后30~60 d时茎均显著增大,60~90 d时株高、叶数和叶面积增加最多。最佳综合表现为T6处理,在该基质中,分枝数、叶片厚度、开花数、地上部分鲜干质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最大。综合评价分析,基质用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替换泥炭,可满足四季秋海棠生长,因此,修剪后的草坪草废弃物可替换泥炭用于秋海棠的无土栽培基质。
赵斌付乃峰向言词田代科
关键词:栽培基质四季秋海棠盆栽植物
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自然杂交发生及其特点被引量:14
2017年
自然杂交在植物界中十分普遍,一直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的热点。秋海棠属(Begonia)为世界最大植物属之一,其种类繁多,但关于自然杂交的相关报道很少。系统调查秋海棠属的自然杂交不仅有利于理解该属植物的多样性,也是弄清其资源和解决物种分类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国产秋海棠属植物自然杂交现象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发现总计29种(占国产已知200种秋海棠的约15%)参与了杂交,产生了31个自然"杂种"约50个居群。其中,掌叶秋海棠(B.hemsleyana)和粗喙秋海棠(B.longifolia)参与杂交程度最高,分别与另外的8种和7种秋海棠发生了杂交;而裂叶秋海棠(B.palmata)发生杂交的居群最多,达16处。自然杂交以云南(尤其是南部)发生频率最高,一共有20种参与,产生了31处杂交居群;台湾和广西次之。杂交多为单向发生,个体以F1代个体为主,尚未脱离亲本独立成种。野外传粉生物学初步观察发现:秋海棠的主要访花昆虫为食蚜蝇类,其次是蜜蜂科,但各自传粉特点及效率尚待进一步研究。杂种及疑似亲本的鉴定可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人工重复杂交等综合方法实现。杂种的基因组大小(C值)等于或接近两亲本的平均值,误差通常小于10%,有助于辅助鉴定杂种及亲本。我们总结后认为杂交发生及杂种形成必须满足5个条件:(1)重叠或邻近分布;(2)花期相遇;(3)有效传粉媒介;(4)杂交亲和;(5)适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小生境及气候条件。据此,我们预测了国产秋海棠属未来可能发生的约40个新杂交组合的可能亲本及地点。到目前为止,尽管所有已知的秋海棠杂种尚未形成真正的新物种,但是,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及实践交流的需要,建议按照新分类群发表的严格要求,将"杂种"逐一开展调查研究并整理发表,并将其作为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分类单元对待。鉴于秋海棠属的杂种个
田代科李春肖艳付乃峰童毅吴瑞娟
关键词:秋海棠属自然杂交传粉
瓦氏秋海棠(Begonia wallichiana Lehm.)的遗传转化被引量:2
2018年
瓦氏秋海棠(Begonia wallichiana Lehm.)由于植株个体小、生长周期短、四季均可开花结实、不易滋生病虫害等优点,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模式植物候选材料。以瓦氏秋海棠种子获得无菌苗,取其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叶盘转化法对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利用该再生体系将潮霉素HYG(hygromycin)基因和荷花查耳酮合成酶CHS(chalcone synthase)基因成功导入到瓦氏秋海棠基因组中。本研究通过叶盘转化法来建立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培养和再生体系,该遗传转化体系的确立对将来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子生物研究及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梦洁张大生陈青陈青刘凤栾田代科吴少华
一种快速开发荷花基因组任意位点呈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开发荷花基因组任意位点呈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包括:1)挑选代表性荷花品种,全基因组重测序,检索全基因组范围SSR并计算其多态性;2)挑选出呈中高多态性的候选SSR位点;3)设计多个引物对并筛选...
刘凤栾付乃峰颜梦晓蒋凯屠莉杨宽张大生刘青青
一种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再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再生方法,对瓦氏秋海棠的种子进行萌发培养,诱导培养,生根培养,并对培养基进行了研究。本发明结合瓦氏秋海棠的生长特点,选用了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能够有针对性地诱导瓦氏秋海棠叶片形...
田代科张大生陈青赵喜双付乃峰刘青青陈蒙娇吴少华
文献传递
控释肥与尿素配施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与尿素配施处理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与尿素配施能显著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能有效提供茶树生长所需的大量碱解氮;在肥料施入后的6个阶段内,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迅速下降与缓慢降低两个阶段,84天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降至最低值。控释肥与尿素配施显著增加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能有效提高绿茶品质,3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30%控释肥与70%尿素处理的效果最好。
付乃峰洪永聪丁兆堂
关键词:茶园控释肥尿素碱解氮茶叶品质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表型多样性被引量:7
2021年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关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分类存在争议,根据两者的分类依据在实践中无法操作,显然该种的种内单元分类还存在问题。为了全面理解秋海棠的种内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其种内单元进行合理分类,以39个秋海棠居群为研究材料,对33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及数量分类分析。通过数量性状变异分析、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R形聚类分析从33个性状中筛选出主要性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秋海棠的表型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0.077~0.441,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287~1.48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3个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72.28%。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叶形和花形大小指标相关外,各性状相对独立。Q型聚类结果显示:39个秋海棠居群按雄花大小、叶片大小、植株大小和叶色分为四组,同Flora of China将该种分成3个亚种处理不一致。因此,对秋海棠的种内单元的划分今后有必要综合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来讨论才更合理。有趣的是发现日本秋海棠的自然化居群的祖先极可能为浙江天目山居群。
李雁瓷付乃峰孙加芝肖艳肖艳田代科
关键词:秋海棠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