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媛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翟理斯
  • 2篇译本
  • 2篇译者
  • 2篇英译
  • 2篇外译
  • 2篇聊斋
  • 2篇聊斋志异
  • 2篇翻译
  • 2篇改写
  • 2篇《聊斋志异》
  • 1篇多模态
  • 1篇译文
  • 1篇译者主体
  • 1篇译者主体性
  • 1篇英译本
  • 1篇英译文
  • 1篇英译文本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世界
  • 1篇语言

机构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乔媛
  • 1篇孙胜忠

传媒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 1篇东方翻译
  • 1篇法语国家与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回历史现场——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的翻译目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从史学视角解读译者的翻译行为是翻译研究的根本,否则翻译研究只会沦为感悟式的文本鉴赏或主观武断的个人评价,缺乏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以西方汉学家翟理斯《聊斋志异》翻译目的研究为例,细读该英译本序言,梳理译者在外文报刊上就英汉翻译原则与他人的争辩,提炼他在其它译著中相关的翻译观点。认为公允地评价翻译不应仅局限于是否忠实原文,而需纵观特定历史时空内译者的具体翻译行为;提出从历史宏观视角全面考量该小说外译的成功范例,有助于建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介模式。
乔媛
关键词:翟理斯《聊斋志异》翻译目的历史现场
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文本中的中国形象:“民主之政”“礼仪之邦”
2015年
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是中国典籍外译的典范,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翻译借鉴。为让学界正确认识翟理斯译本的翻译动机,对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文本进行了研读,认为该译本从政治、人民两个维度向西方展示了中国形象——"民主之政"和"礼仪之邦"。译者的适度改写和似评似议的注释并非意识形态的操控,而是通过翻译《聊斋志异》希图匡正抑或抗击西方人对中国的扭曲,向西方展示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乔媛孙胜忠
关键词:翟理斯《聊斋志异》礼仪之邦
译者、评者与读者:苏童在英语世界接受的三维透视
2024年
基于译者、评者、读者三个不同维度,对苏童小说英译本进行深入考察。苏童小说英译本的两位主要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都还原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扩大了苏童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度。国外评者主要从写作话题和小说风格两方面对苏童作品进行了专业评价,皆以肯定为主。在读者方面,苏童小说在外文网站上的好评居多,表现出海外英语读者对苏童作品的喜爱。苏童作品在西方世界成功传播的因素有三:作品本身的内容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知名汉学家和翻译学家出色翻译的推动、企鹅和莫洛等海外著名出版机构的助力。苏童作品的成功外译,可以给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国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郑宇亭乔媛
关键词:英语世界
处处思虑 守得月明——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之改写与注释被引量:8
2015年
19世纪传教土、汉学家、外交官等在殖民外交需要下掀起了汉译外的一次高潮。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的最早译介均出现于这一阶段。美国北长老会丁义华(E.W.Thwing)称中国小说的翻译不该受到西方汉学的忽视,因为中国小说赋予汉语学习趣味性,提供了真实的中国生活面貌(Thwing,1896:758—764)。
乔媛
关键词:翟理斯中国小说注释改写
《妻妾成群》英译本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改写与影响
2023年
1993年,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加拿大汉学家杜迈可译介到西方,题为Raise the Red Lantern。该译本基本上还原了原小说的故事内容,译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但是女性人物形象却发生了一些改变。通过深入解读中英文本,并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可发现英译本至少在女性人物的人名、对话语言和动作等方面进行了改写,导致原小说所建构的女性人物形象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女性人物的性格设定特征,进而削弱了女性形象的艺术呈现效果。
郑宇亭乔媛
关键词:《妻妾成群》女性形象
论多模态翻译研究的内涵与方法--兼评《符际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多模态视角》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语言符号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符号系统共同参与交流,意义越来越趋向多模态符号化.翻译研究需要突破对传统的单模态语言范式的关注走向多模态符号范式的关注.2019年,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了阿巴-卡瑞娜·...
乔媛
关键词:多模态符号学语用学
《阿Q 正传》敬隐渔法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2023年
1926年,敬隐渔将《阿Q正传》翻译成法语,推动了鲁迅在海外的译介,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传播的先河。本文借用“译者主体性”相关理论,从敬隐渔翻译前的选材、翻译过程中的策略以及翻译后为译作出版做出的努力,探究敬隐渔的译者主体性。文章一方面为鲁迅外译研究提供一些支撑材料,推动鲁迅海外传播研究;另一方面提出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翻译前和翻译中,也体现在翻译后,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刘美娟乔媛
关键词:《阿Q正传》译者主体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