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 作品数:12 被引量:4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Gilbert综合征临床病理诊断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总结25例Gilbert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形态,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一定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2022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ilbert综合征25例,回顾分析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形态。结果(1)一般特征: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4岁-63岁,平均年龄40.1岁;(2)临床表现:25例患者中,12例以幼年开始反复出现皮肤黄染,6例偶尔出现乏力;(3)实验室检查:25例患者病毒血清学及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血红蛋白[141.56±14.27 g/L]和网织红细胞计数[45.37±15.37109/L]均正常,抗人球蛋白溶血实验均为阴性。25例患者均有非结合胆红素(IBil)升高[49.49±31.08μmoL/L],碱性磷酸酶(ALP)有1例升高[69.87±58.05 U/L],结合胆红素(DBil)[1.60±1.70μ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84±7.29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6.07±7.44 U/L]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24.32±13.41 U/L]均正常。21例患者利福平实验阳性;(4)影像学检查:B超、CT肝脾均未显示异常;(5)肝组织活检:25例组织病理学均显示肝小叶基本结构尚好,在肝小叶3区细胞内出现细小棕色颗粒,余无特殊改变。结论Gilbert综合征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征,病理学以肝小叶3区细胞内出现细小棕色颗粒为特征,利福平实验多数为阳性。若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条件可符合GS诊断,基因检测可确诊。 桑伟 柯比努尔·吐尔逊 马倩 楚慧 刘铭 张巍关键词:GILBERT综合征 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 莱文征结合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莱文征结合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危险评分(TIMI 危险评分)与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急性胸痛患者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1例胸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81例(TIMI 危险评分+莱文征阳性)与对照组90例(TIMI 危险评分),根据患者的 TIMI 危险评分值,将其分成低分组(0~2分)、中分组(3~4分)与高分组(5~7分),在3个分值段内分别比较单独应用 TIMI 危险评分与 TIMI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阳性对 ACS 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TIMI 危险评分低分组中,用试验组方法13例,3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23.08%,用对照组方法11例,2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18.18%。两者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IMI 危险评分高分组患者中,用试验组方法41例,33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80.49%,用对照组方法46例,35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76.09%,进行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IMI危险评分中分组(3~4分)患者中,用试验组方法27例,20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74.07%。用对照组方法33例,17例诊断为 ACS,筛查率为51.52%。两者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分组中,运用TIMI 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与冠脉造影术这一金指标进一步比较后,发现运用 TIMI 危险评分联合莱文征诊断ACS 的敏感性为86.84%,特异性为90.91%,诊断符合率为88.33%(P <0.001)。结论TIMI 危险评分结合莱文征后,在中分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比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的发生率高,与单独运用 TIMI 危险评分系统相比,可以更好地预测 ACS 的发生,可以作为在急性胸痛患者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项简单、有效工具。 马倩 董旭南关键词:TIMI 危险评分 急性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10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指标的差异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性、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提高其临床疗效。 陈金荣 马倩 姜淑霞 董正惠关键词:维吾尔族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综合心理护理 腺样囊性癌样特征颌骨造釉细胞瘤与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腺样囊性癌样特征颌骨造釉细胞瘤与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2—2022-04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4例及具有腺样囊性癌特征颌骨造釉细胞瘤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女性多见,中位年龄68岁,以上颌骨发生为主;腺样囊性癌样特征颌骨造釉细胞瘤男性多见,中位年龄46岁,以下颌骨发生为主。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由腺上皮及肌上皮两类细胞组成,可见腺样及囊腔样结构。腺上皮嗜酸性,免疫组化示腺上皮CD117、CK7阳性,肌上皮SMA、calponin阳性。具有腺样囊性癌特征造釉细胞瘤由网状细胞及极性倒置成釉细胞组成,其中亦可见腺腔样结构,免疫组化示P63、P40弥漫阳性,calponin部分阳性,SMA、S-100阴性。结论具有腺样囊性癌特征造釉细胞瘤与原发颌骨腺样囊性癌样形态有交叉,结合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可鉴别二者。 马倩 楚慧 刘婷 高永梅 黄晶 马遇庆关键词:腺样囊性癌 造釉细胞瘤 颌骨肿瘤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分析3例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PTP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21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PTPR患者,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病的相关分子特征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3例PTPR患者均以头痛及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组织学形态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单层或复层乳头状结构,且细胞呈极性分布(近血管侧胞质丰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3例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极低分子量角蛋白(CAM5.2)、角蛋白18(CK18)、配对盒蛋白8(PAX8)呈弥漫强阳性;波形蛋白(VIM)阳性,靠近血管端胞质浓染明显;2例神经胶质标志物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呈弥漫阳性,1例呈灶状阳性;3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均呈阴性。3例PTEN表达缺失,p-Akt呈阳性表达。英文文献检索PTPR报道中涉及分子检测9篇,其中7篇运用基因组杂交比对检测29例(29/62)PTPR患者的染色体改变,发现96.6%(28/29)的患者10号染色体缺失、57.1%(16/28)的患者8号染色体增加。结论PTPR呈特定的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特征有助于诊断。PTEN蛋白缺失及p-Akt、PAX8阳性表达提示PAX8、PTEN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PTP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马倩 苏丽萍 苗娜 刘婷 黄晶 张巍关键词:临床病理 经验性药物治疗急性胆管炎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验性药物治疗急性胆管炎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经验性药物治疗的急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多重耐药分为多重耐药组37例和非多重耐药组30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胆管炎经验性药物治疗后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组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比率(70.2%)、入院前使用抗生素2周比率(72.9%)、胆汁培养阳性率(64.8%)、血液培养阳性率(54.1%)及白细胞计数[10.5(7.0,15.1)×10~9/L]、C反应蛋白[95.7(67.7,170.8)mg/L]和血糖水平[11.10(3.82,18.18)mmol/L]均高于非多重耐药组[40.0%、33.3%、46.6%、30.0%、8.9(4.7,11.5)×10~9/L、79.9(34.7,166.4)mg/L、5.88(2.58,11.10)m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支架置入术是急性胆管炎经验性药物治疗后发生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08,95%CI:1.323~10.960,P=0.013)。结论既往行胆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急性胆管炎患者,接受经验性药物治疗后发生多重耐药菌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较高。 马倩 郭驹 董旭南 宋云林关键词:急性胆管炎 多重耐药细菌 IL-9、IL-17及TGF-β1在复发转移肝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体肝泡状棘球蚴病复发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61例未复发转移和32例复发转移的人感染泡状棘球蚴病例,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初次肝泡状棘球蚴病灶旁炎症细胞中IL-9、IL-17和TGF-β1的蛋白表达,运用Aipathwell分析其表达程度及与临床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IL-9和IL-17在肝泡状棘球蚴病术后复发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9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7,P<0.00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转移组织与未复发转移组织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L-9、职业、年龄、婚姻状况与肝泡状棘球蚴病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是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IL-9、IL-17在肝泡状棘球蚴病复发转移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参与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复发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作用。IL-9可作为肝泡状棘球蚴病复发转移的参考指标。从事农牧民工作是其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楚慧 马倩 刘婷 桑伟关键词:白细胞介素-9 白细胞介素-17 肝泡状棘球蚴病 临床病理学特征 COX回归分析 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全麻拔管前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例择期全麻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D组)和枸橼酸舒芬太尼组(F组)各25例。F组患者术后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持续微量泵泵入,D组患者在橼酸舒芬太尼2~3μg/kg基础上给予地佐辛10 mg肌内注射,间隔12 h 1次。手术完毕后停止镇静用药,记录苏醒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点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结果D组T1、T2各时点HR、RR、SBP、DBP值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拔管前后,效果优于单用枸橼酸舒芬太尼。 柴瑞峰 马倩 马龙关键词:地佐辛 枸橼酸舒芬太尼 心脏外科术后 镇痛 7例成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成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7例成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CT、MRI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手术效果。结果7例患者中,肿瘤为实性肿块型1例、囊实性肿块型4例、弥漫浸润型2例;实性部分在CT上呈稍低或等密度影,在MRI上多为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T2 FLAIR高或稍高信号、DWI等或稍低信号。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标本中胶质细胞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S-100蛋白表达阳性,神经节细胞成分神经元核抗原、突触素表达阳性。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1例、部分切除1例,非全切者均为弥漫浸润型。患者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中位数为80分,随访7个月~11年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成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在影像上多呈边界清楚的囊实性病灶,混合肿瘤性神经节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其主要诊断依据,手术效果通常较好,但弥漫浸润型全切难度较大。 马木提江·木尔提扎 汪永新 范雁东 秦虎 马倩关键词: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影像表现 病理特征 手术效果 基于CBL的半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线上教学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半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线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8年—2022年阿克曼外科病理学授课的所有研究生分为对照组(2018—2020年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的45名研究生)和观察组(2021—2022年采用基于CBL的半翻转课堂教学的48名研究生),授课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解记忆类、综合应用类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效果中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及教学满意度调查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BL的半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阿克曼外科病理学教学可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满意度。 刘婷 刘铭 马倩关键词:CBL 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