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蛋白C
  • 1篇蛋白S
  • 1篇蛋白比
  • 1篇蛋白原
  • 1篇心病
  • 1篇胸苷
  • 1篇胸苷激酶
  • 1篇胸苷激酶1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结石
  • 1篇尿路结石
  • 1篇缺血
  • 1篇缺血事件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剥离术
  • 1篇微量白蛋白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韩艳平
  • 2篇刘红春
  • 1篇朱庆华
  • 1篇张磊
  • 1篇王梅芬
  • 1篇王玉萍
  • 1篇边菁
  • 1篇张慧慧
  • 1篇明亮
  • 1篇郭艳
  • 1篇孙静静
  • 1篇燕桂香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MI患者PCI术后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变化及其与再缺血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术后再缺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围手术期(术前、术后3 d、术后14 d)所有患者的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术后接受为期1年随访,根据PCI术后有无再缺血发生分为再缺血发生组30例和再缺血未发生组1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再缺血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再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再缺血发生组患者的中国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OPT-CAD)评分为(102.41±15.83)分,明显高于再缺血未发生组的(82.37±1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缺血发生组患者术后3 d、14 d的血清PAF水平分别为(89.15±20.11)ng/mL、(78.60±13.24)ng/mL,明显高于再缺血未发生组的(79.85±17.69)ng/mL、(67.42±10.38)ng/mL,CK-MB水平分别为(38.28±11.94)μg/L、(23.09±6.83)μg/L,明显高于再缺血未发生组的(34.83±10.16)μg/L、(17.69±5.12)μg/L,sCD40L水平分别为(4681.69±305.63)pg/mL、(3721.59±175.63)pg/mL,明显高于再缺血未发生组的(4369.39±227.84)pg/mL、(3129.46±132.8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OPT-CAD评分及术后3 d、14 d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再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PAF、CK-MB、sCD40L联合预测再缺血发生的AUC为0.877,术后14 d血清PAF、CK-MB、sCD40L联合预测再缺血发生的AUC为0.930,均大于各时间点三项血清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PAF、CK-MB、sCD40L水平是AMI患者PCI术后再缺
韩艳平张慧慧菅广敏刘红春龙美静
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和血浆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918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8例为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90例为UA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10例为SA组,1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Fg、PC、PS检测。结果 AMI组、UA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UA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UA组(P<0.01);SA组D-二聚体、Fg含量和PC、P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Fg含量升高及PC、PS活性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王梅芬张磊韩艳平郭艳王玉萍燕桂香朱庆华明亮
关键词:D-二聚体FG蛋白C蛋白S冠心病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尿基质金属蛋白-7及微量白蛋白与上尿路结石术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尿基质金属蛋白-7(MMP-7)及微量白蛋白(mAlb)与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L)后感染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FUL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FUL术后未发生尿路感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血清常规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RP/Alb水平及尿MMP-7、mAlb水平,分析研究组血清CRP/Alb、尿MMP-7、mAlb与常规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Alb水平及尿MMP-7、mAlb水平,分析血清CRP/Alb水平及尿MMP-7、mAlb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FUL术后尿路感染的价值,并与血清常规炎性因子预测价值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研究组术后血清CRP/Alb、尿MMP-7、mAlb与常规炎性因子、感染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清CRP/Alb、尿MMP-7、mAlb及血清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20±0.51)、(72.18±16.94)pg/ml、(70.86±14.63)mg/L、(3.28±0.89)ng/ml、(75.19±15.63)ng/L比(1.86±0.45)、(48.61±11.50)pg/ml、(55.43±11.59)mg/L、(1.22±0.37)ng/ml、(24.17±6.17)ng/L,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Alb、尿MMP-7、mAlb水平与血清PCT(r=0.512、0.467、0.398)、IL-6(r=0.608、0.551、0.47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重度感染患者术后血清CRP/Alb及尿MMP-7、mAlb水平均高于中度感染、轻度感染患者[(3.97±0.55)、(87.71±16.29)pg/ml、(81.72±14.55)mg/L比(3.39±0.52)、(73.26±15.75)pg/ml、(71.42±13.76)mg/L和(2.46±0.49)、(59.47±13.88)pg/ml、(62.13±12.53)mg/L](P<0.05),中度感染患者均高于轻度感染患者[(3.39±0.52)、(73.26±15.75)pg/ml、(71.42±13.76)mg/L比(2.46±0.49)、(59.47±13.88)pg/ml、(62.13±12.53)mg/L,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Alb、尿MMP-7、mAlb水平与感染�
龙美静戎丽娟韩艳平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微量白蛋白
早期胃癌患者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变化及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接受ESD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术后接受为期1 a随访,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22例)与未复发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评价血清TK1、STAT1、B7-H4水平预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TK1、sB7-H4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STAT1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复发组术后3、7 d的血清TK1、sB7-H4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STAT1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P<0.05)。术后3、7 d血清TK1、sB7-H4、STAT1联合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944,均大于各时间点三项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且术后7 d预测价值更高,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86.33%。结论 血清TK1、sB7-H4、STAT1水平变化与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在临床早期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韩艳平菅广敏边菁刘红春孙静静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胸苷激酶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