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盐胁迫下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 2017年
- 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土壤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了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给提高木本植物光合效率和培育耐盐植物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综述了盐胁迫对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影响机制以及盐胁迫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盐胁迫对木本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方向。
- 张波荣立苹陈柳曹飞
- 关键词:盐胁迫木本植物光合特性光合生理指标
- 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为研究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技术,采用0、2、5、10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n(Na2CO3)∶n(NaHCO3)=1∶1),每7d检测1次各处理营养液pH值、电导率(CE)值、K^+质量浓度、Na+质量浓度、有效铁质量浓度,NH^+4-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结果表明: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能提高猴樟水培营养液中的pH、CE和N^a+质量浓度,降低有效铁质量浓度、NH^+4-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但对K+含量质量浓度不明显;2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在培养前期促进猴樟对NO-3-N和有效磷的吸收,培养过程中未明显抑制猴樟对K+和有效铁的吸收,培养后期又促进猴樟幼苗对NH+4-N的吸收,仅有磷素因为有效性降低的原因而在培养后期的吸收量下降。5、10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抑制猴樟对有效磷、NH^+4-N、NO^-3-N和有效铁的吸收,K+的吸收量在培养前期增加,在培养后期下降。HCO^-3和CO2^-3的含量提高是引起营养液中氮素、磷素和铁素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氮素和磷素可能与猴樟耐低浓度盐碱胁迫有关,K^+与猴樟幼苗耐高浓度盐碱胁迫有关。
- 韩浩章陈柳李素华张丽华王晓立张颖王芳蒋亚华
- 关键词:盐碱胁迫猴樟养分有效性养分吸收
- 夏季遮光对3种槭树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以鸡爪槭(Acer palnatum Thunb.)、青榨槭(A.davidii Franch.)和糖槭(A.saccharum Marsh.)为材料,研究透光率分别为100%、50%、30%和10%4种条件下,3种槭树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遮光可以显著提高3种槭树叶片的Fv/Fm、PIABS、RC/CS、ET0/TR0、ET0/ABS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ABS/RC、DI0/RC、VJ和Wk;在透光率为50%时,青榨槭和糖槭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最优。遮光有利于提高3种槭树叶片PSⅡ反应中心对能量的转化和利用,但深度遮光难以满足槭树对光能的吸收,在透光率为50%时,3种槭树对能量的吸收和利用达到较好的平衡,是适合3种槭树生长的光照条件。
- 韦金河闻婧张俊孟力力陈柳施宇恬
- 关键词:槭树叶绿素荧光遮光
-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以盆栽彩叶草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方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彩叶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其中氮肥用量为180 mg/kg时,显著提高植株生长量;缺磷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迟缓,氮磷配合施用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其中磷肥(P2O5)用量为60 mg/kg、氮肥(纯N)用量为180 mg/kg的氮磷组合,较其他氮磷组合更有利于彩叶草的生长发育。彩叶草生长对低钾敏感,钾肥(K2O)施用量应大于100 mg/kg。虽然氮磷钾对彩叶草生长发育都有影响,但氮磷交互作用明显,其余交互作用不明显。
- 韦金河孟力力闻婧张俊陈柳
- 关键词:彩叶草氮肥磷肥钾肥生长发育
- 南京地区春季大棚巨型南瓜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13年
- 巨型南瓜具有极佳的观赏效果,备受人们喜爱。介绍了南京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巨型南瓜的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播种、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整枝、压蔓、坐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整套栽培技术。
- 韦金河闻婧孟力力李倩中张俊陈柳董程明
- 关键词:巨型南瓜栽培技术春季大棚
- 水肥耦合对盆栽彩叶草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以彩叶草"红色天鹅绒"为试材,采用水、肥2因素3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盆栽彩叶草生物量的影响,以建立彩叶草生物量的水肥耦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彩叶草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基质含水量;随着水肥量的增加,彩叶草生物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则减小;水肥交互作用显著,具有较好的正效应。经模型寻优,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基质含水量72.38%、施肥量1.22 g/株,此时彩叶草生物量达到7.04 g/株。
- 孟力力张俊闻婧陈柳
- 关键词:彩叶草水肥耦合生物量
- 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模式及能力提升对策被引量:9
- 2022年
-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是国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源头高地,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仍不顺畅,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围绕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这一命题,从供需两端了解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有做法与存在问题;研究转化导向下的农业技术分类及其采纳方式,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框架;将转化过程划分成技术分类、技术推广、技术转移方式、技术学习4个阶段,提出“实施农业技术分类的动态化管理”“加强对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及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政策培训”“重视对技术经理人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与激励”“多路径市场化推广农业技术,筛选高质量需求方”“基于技术创新类型选择技术转移方式”“将高价值专利培育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提供借鉴。
- 王宁梁凯桐顾巍巍伊超男陈柳
-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