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乐元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中北部
  • 2篇坡折带
  • 2篇奥陶系
  • 2篇北部
  • 2篇层序
  • 2篇层序地层
  • 1篇中古
  • 1篇溶洞
  • 1篇晚奥陶世
  • 1篇良里塔格组
  • 1篇见证
  • 1篇奥陶世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篇赵乐元
  • 2篇张丽娟
  • 2篇李明和
  • 2篇黄广建
  • 1篇李猛
  • 1篇刘永福
  • 1篇李越
  • 1篇申银民
  • 1篇孙玉善
  • 1篇程明
  • 1篇程明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中古溶洞见证晚奥陶世抬升幅度被引量:3
2010年
塔中隆起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灰岩与桑塔木组砂—粉砂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昭示着这两个组沉积期之间存在一次历时约百万年的区域性构造抬升事件。中古31井良里塔格组三段的4 125.6~4 133.9 m井段为垮塌型溶洞沉积,洞顶距良里塔格组二段顶部190.6 m,溶洞中角砾状充填物主要来自良里塔格组洞壁本身的礁相灰岩,且见数厘米厚的暗河流水沉积纹层,未发现源于其它时代的颗粒混杂其间。这一事实指证了溶洞的形成和充填时代均为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后、桑塔木组覆盖之前的晚奥陶世凯迪中期。具溶蚀力的淡水潜流带的深度一般不低于周围的海平面,由此可推断出该井区这次抬升出海平面之上的高度,即使忽略良里塔格组顶部可能经地表剥蚀的良里塔格组一段,抬升出水面部分至少也应该有190 m,藉生态地层学恢复洞壁礁灰岩沉积时的海水深度约为30 m±,因此总抬升幅度至少能达到220 m。
申银民李越赵乐元刘永福孙玉善李猛
关键词: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
塔中北部奥陶系层序地层模型的建立
坡折带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但层序划分及坡折带之下的研究程度很低.本文在塔中29井划分出95m奥陶世早期(相当于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的地层,重新建立起塔中北部奥陶系层序地层模型,对地震相进行了研究,塔中北部斜坡奥陶系良里...
张丽娟李明和黄广建程明赵乐元
关键词:奥陶系层序
塔中北部奥陶系层序地层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8年
塔中坡折带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但层序划分及坡折带之下的研究程度很低。在塔中29井划分出83m相当于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的地层,重新建立起塔中北部奥陶系层序地层模型;对地震相进行了研究,塔中北部斜坡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发育3个地震相,从南到北是"平行连续反射相"、"杂乱丘状反射相"、"连续强反射相",分别代表碳酸盐岩台地、台缘礁滩复合体、密集段沉积;重新厘定了地震解释方案,对重点地震剖面进行了解释,认为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之后,塔中北部斜坡主要遭受风化剥蚀,坡折带之下则接受了巨厚的"黑被子"中下部沉积。在塔中42井以东地区,良里塔格组坡折带前缘"三角带"是礁滩体的一部分,溶蚀孔洞发育,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新领域。
张丽娟李明和黄广建程明赵乐元
关键词:奥陶系层序地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