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熙伟
- 作品数:24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震后电力抢修力量快速优化调配决策模型研究
- 2020年
- 电力抢修力量的优化调配是电力系统辅助决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震后应急处置中对这种辅助决策提出了更高的时效性要求。首先基于地震救灾案例统计分析和专家咨询给出了电力抢修人员的需求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震后电力设施抢修优先度的快速评判模型;进而利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方法,以应急抢修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了震后电力抢修力量快速优化调配决策模型;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算例实现。
- 邓砚孙孝波范熙伟齐文华
- 关键词:震后电力系统
- 基于手机位置数据的地震灾情指标选择被引量:8
- 2019年
- 选取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MS7.0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MS6.6地震、四川广元市青川县MS5.4地震作为案例分析,绘制活跃Wi Fi数量、无线网络联网设备数量、汇总在线设备数量、活跃基站数量等4种地震灾情指标在地震发生前后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根据与地震前1天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验证地震灾情指标的可用性,选取出效果好的指标,这对进一步研究震后快速获取极震区位置、影响场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 庞晓克聂高众张昕李华玥夏朝旭范熙伟魏本勇
- 关键词:地震应急
- 一种滑坡形变时空预测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滑坡形变时空预测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滑坡区域时间序列SAR图像进行差分干涉预处理;进行时序InSAR流程处理,获取多维时序InSAR形变数据;对多维InSAR时序形变数据进行季节性分解,建立各类...
- 王京范熙伟顾子媛聂文钰齐远猛张楠
- 微型无人机在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W6.6地震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5
- 2018年
-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发生M_W6.6地震,为了更好地做好野外考察工作,利用微型无人机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以探索其在震后考察中的应用。地表破裂对于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选取阿克陶地震的宏观震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小型旋翼无人机获取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可见光遥感图像,基于摄影测量原理获取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对具有垂直位错的地表破裂进行了识别,并选取6处特征点画出高程剖面线。在高程剖面图中,选取曲线上地表破裂两侧较平稳部分做拟合趋势线,选取落差处稳定的点带入2条直线方程,将差值作为特征点处的垂直位错。得出6处特征点的地表破裂的垂直位错为4.4~10.4cm,并利用高程数据推测了具有垂直位错的疑似地表破裂,为地表破裂的现场调查提供了新的辅助办法。此外,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的布伦口乡为例,对外界条件恶劣的布伦口地区进行了DEM的快速获取。通过与RTK实地测量数据比对,对极端条件下微型无人机的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到2组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6 6,其结果可以很好地满足野外调查需要,最后对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 付博李志强陈杰范熙伟李晓丽李涛姚远刘耀辉
- 关键词:微型无人机地表破裂DEM
- 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地震倒塌房屋提取被引量:2
- 2021年
- 遥感技术具有高效、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的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分布和高度等参数的获取,以及震后灾情快速获取等工作,如震后倒塌房屋的研判和提取、震后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识别等。但是,目前常用的可见光遥感技术无法在夜间获取信息。为了提高震后夜间获取灾情信息的能力,文中以北川地震遗址作为研究区,尝试利用无人机获取热红外遥感数据,并进行倒塌房屋的提取研究。将可见光遥感数据提取的倒塌房屋作为真值进行对比,发现热红外遥感数据可用于夜间倒塌房屋的识别,其总体精度为0.86,其中3种破坏类型房屋的用户精度都在0.8以上。
- 范熙伟范熙伟邓砚聂高众夏朝旭
- 关键词:地震无人机
- 一种改进的UNet3+网络无人机影像铁路轨道线检测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改进的UNet3+网络无人机影像铁路轨道线检测方法与装置,包括获取铁路轨道的高分辨率无人机图像数据,对所述无人机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所述无人机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标记与图像分割得到图像数据集;将对所述图像数...
- 王京范熙伟张云龙顾子媛聂文钰齐远猛张楠
- 晋冀蒙交界区农村房屋建筑震害矩阵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根据收集到的《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和1989—2016年晋冀蒙交界区成灾地震的震害记录和相关数据,对农村房屋结构归类分析,给出低烈度下各类房屋的震害矩阵。采用贝塔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方法,对震害矩阵中结构破坏比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拟合,得到高烈度下各破坏等级的概率值,最终获得完整震害矩阵。结果显示,相比南北地震带地区和我国整体各类房屋建筑震害情况,研究区各烈度下不同建筑结构震害情况均较为严重;经贝塔概率密度分布函数所得破坏概率整体上符合破坏比分布特征,所得结果更能接近研究区建筑物的震后真实破坏情况,可用于未来震害预测工作。
- 李华玥聂高众邓砚安基文范熙伟周军学
- 关键词:震害矩阵震害等级
- 基于历史地震数据的建筑物致死性水平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快速而准确的人员死亡评估结果是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而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多历史地震数据表明,在建筑物破坏比接近的情况下,人员死亡率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即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破坏后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本文基于52次历史地震的人员死亡率、建筑物破坏比等参数构建区域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在获得区域致死性水平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建筑物致死性水平模型,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的致死性水平,结果发现,土坯结构的致死性水平在85%~100%之间,土木结构在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60%~90%之间,砖混结构在25%~70%之间,木结构在20%~40%之间,框架结构在10%~30%之间,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分布区间是比较确定的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实地调查中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能够为震后的人员伤亡快速评估、震前的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 聂高众夏朝旭范熙伟李华玥
- 关键词:历史地震死亡率
-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2017年 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动态监测被引量:2
- 2022年
- 夜间灯光数据能够直观地表征人类活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及监测恢复过程,对相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及指导灾后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为例,基于2016—2020年美国夜光传感器可见光近红外成像辐射搭载国家极轨卫星(NPP-VIIRS)采集的夜间灯光日、月数据,监测灾后恢复情况,并辅以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进一步验证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监测灾后恢复情况的可行性,并探讨灾区夜间灯光数据对恢复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地震对研究区造成巨大的影响,有很大的破坏力。地震后,由于救援力量迅速赶到灾区进行抢险救灾,灾区夜间灯光指数会有短暂的升高;随着救援工作结束和救援力量的撤去,由于灾区受到灾害的严重影响,电力、通信等设施遭到破坏,夜间灯光指数会降低;随着灾后恢复工作的开展,灾区建筑物、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渐恢复,夜间灯光指数也逐渐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 刘文毅刘耀辉高振昌申云周洁魏本勇范熙伟范熙伟
- 关键词:遥感
- 基于实地调研的中国西南地区不同震级人员死亡数量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地震是造成人员死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震后对人员死亡等灾情的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的关键。总结经验发现,在地震前进行预评估工作是提高震后灾情快速评估精度和时效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62次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震例分析后发现,当地震震级小于4.5级时,基本不会造成人员死亡情况。本研究利用我国云南和四川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地震人员死亡数与震级存在指数函数关系,由此构建了针对各个区县的地震人员死亡人数指数函数估算模型,并计算了回归系数。基于该模型,获得了5.0~8.0级地震人员死亡数查找表(以0.5级为间隔),用于辅助震后快速评估工作。
- 范熙伟范熙伟邓砚聂高众李华玥
- 关键词:地震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