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杨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凹陷
  • 4篇盆地
  • 4篇西湖凹陷
  • 3篇油气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东海陆架盆地
  • 2篇源岩
  • 2篇石油地质
  • 2篇烃源
  • 2篇烃源岩
  • 2篇平湖组
  • 2篇主控因素
  • 2篇陆架盆地
  • 2篇发育
  • 2篇发育模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断陷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7篇叶加仁
  • 7篇田杨
  • 5篇单超
  • 4篇雷闯
  • 2篇殷世艳
  • 2篇杨宝林
  • 2篇刘一茗
  • 1篇曹强
  • 1篇马丽娜
  • 1篇刘方圆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及形成模式被引量:13
2016年
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是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富生烃凹陷的主力烃源岩系.利用钻井、地震及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特征及其发育的构造-沉积与古气候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控制丽水—椒江凹陷下古新统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丽水—椒江凹陷月桂峰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月桂峰组烃源岩发育于分割性较强、相对封闭的湖泊环境和半湿润-湿润南亚热带型气候条件,以低等水生生物贡献为主.月桂峰组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受沉积-沉降速率、母质来源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因素控制,其形成模式可概括为"快速沉降,湿润气候,水生有机质贡献为主,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
田杨叶加仁雷闯杨宝林单超何清吟刘一茗
关键词:烃源岩发育模式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原油C7轻烃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二甲基环戊烷和正庚烷含量较低,石蜡指数为3~13,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且不具奇偶优势,多数样品Pr/Ph分布在3.6~8.2;甾烷化合物主要由规则甾烷构成,C29规则甾烷占绝对优势,且异构化程度相对较高;藿烷含量相对较高,藿烷与规则甾烷比值为1.5~6.7,伽马蜡烷含量较低,同时可以检测出丰富的二萜烷;芳烃组分中检测到惹烯,甲基菲指数为0.71~1.42,三芴系列化合物以芴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平湖组原油母质来源以陆生有机质为主,多数形成于氧化-强氧化的湖沼相沉积环境,少数形成于弱氧化的半深湖相沉积环境,现今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
殷世艳叶加仁雷闯单超田杨刘方圆
关键词:西湖凹陷平湖组生物标志化合物芳烃化合物
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圈闭形成时间法推测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为上始新统潜二段沉积初期,利用烃源岩生排烃吏法分析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成藏的最早时间为晚始新世,应用流体包裹体资料揭示潜江凹陷潜江组共经历了晚始新世一早渐新世(37~32Ma)、早渐新世一中中新世(32-14Ma)及中上新世一现今(3~0Ma)共3期油气充注过程,并以第2期早渐新世一中中新世油气充注最为重要,且自蚌湖向斜带和潜北陡坡带至周矶向斜带再至斜坡带,油气充注时间有逐渐变晚的趋势。由此得出,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圈闭形成时间法、烃源岩生排烃史法等多种方法可较为有效地确定具有复杂构造一沉积背景与演化历史的含油气盆地(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马丽娜叶加仁田杨王柯
关键词:潜江凹陷潜江组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次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区带优选被引量:18
2016年
利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结合盆地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丽水凹陷油气成藏地质要素,认为烃源岩、储集层、输导体系及构造运动是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古新统烃源岩类型多样,生排烃历史复杂,分布特征存在差异,致使凹陷内油气性质和分布的不同;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烈,导致油气差异聚集,且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部位;输导体系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藏组合类型的多样性和油气藏分布的复杂性;古新世至中新世的2期构造运动(瓯江运动、玉泉运动)影响了烃源岩的热演化,改造和破坏了油气藏,成为制约油气发现的主要因素。总结丽水凹陷的油气成藏规律为近源成藏,储层物性制约成藏,断裂活动决定成藏,并提出2个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带为中部反转构造带和西斜坡反向断裂带。
田杨叶加仁杨宝林单超王柯
关键词:成藏规律主控因素丽水凹陷
低勘探程度盆地成藏动力学过程:以西湖凹陷中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地质类比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及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西湖凹陷中部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沉积充填和构造沉降具有幕式演化特征,并以始新世地层沉积厚度最大、沉积-沉降速率最高;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具有成熟时间短、生油窗窄、生气窗宽的特点;主力烃源岩平湖组进入成熟生烃门限的时间早,生排烃能力强,且生排烃过程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中新世期间;研究区油气运移和油气聚集主要受控于古构造面,保俶斜坡带和天屏断裂陡坡带以平行流为主,中央背斜带以汇聚流为主,存在多个有利油气聚集区,油气聚集作用主要发生在龙井运动(7Ma)以来.
雷闯叶加仁吴景富单超田杨殷世艳
关键词:成藏动力学盆地模拟石油地质西湖凹陷
断陷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发育模式:以西湖凹陷平湖组为例被引量:21
2019年
始新统平湖组是东海盆地西湖富生烃凹陷的主力烃源岩系,也是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典型代表.利用钻井、地震及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特征及其发育的构造-沉积与古气候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平湖组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平湖组暗色泥岩分布广、厚度大,夹多套薄煤层及碳质泥岩,总体烃源岩质量较高.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半封闭的海湾环境和温暖-潮湿南亚热带型气候条件,以陆生有机质输入为主.平湖组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受沉积-沉降速率、母质来源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因素控制,其形成模式可概括为"快速沉降;气候温暖-潮湿;陆生有机质输入为主;淡水-半咸水;氧化性较强的环境".
田杨田杨叶加仁吴克强刘一茗
关键词:平湖组烃源岩发育模式西湖凹陷石油地质
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7
2015年
综合运用地质、钻井、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在油气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控制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油气成藏及富集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孔雀亭气田油气主要分布在始新统平湖组储层内,具有"上油下气"的纵向分布特征,以断块型凝析气藏为主,原油及天然气来源于自身和西部次洼平湖组源岩联合供烃。孔雀亭气田油气成藏及富集主要受断层封堵性、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及流体充注历史的联合控制,断层封堵性控制了油气藏的含油气性,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制约了油气层厚度和含油气饱和度,流体充注历史决定了油气藏的现今赋存相态。
单超叶加仁曹强雷闯彭钰会田杨
关键词:油气分布油气来源主控因素西湖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