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23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古尔班通古特
  • 11篇古尔班通古特...
  • 10篇结皮
  • 9篇生物结皮
  • 5篇土壤
  • 4篇荒漠
  • 3篇微生物
  • 2篇植物
  • 2篇微生物数量
  • 2篇荒漠区
  • 1篇动物
  • 1篇对刺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养分
  • 1篇乙炔还原法
  • 1篇植物生态
  • 1篇植物生态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株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3篇王红玲
  • 12篇张元明
  • 11篇吴楠
  • 9篇聂华丽
  • 6篇陈荣毅
  • 6篇张静
  • 5篇梁少民
  • 2篇潘伯荣
  • 1篇张道远
  • 1篇魏文寿
  • 1篇周智彬

传媒

  • 7篇干旱区研究
  • 2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藓类植物形态解剖特征被引量:17
2008年
对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的4种1变种藓类植物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 Broth.)、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绿色流苏藓〔Crossidium squamiferum(Viv.)Jur.〕、泛生墙藓(Tortula muralis Hedw.)、泛生墙藓无芒变种(Tortula muralis var. aestiva Brid. ex Hedw.)的茎、叶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除刺叶墙藓叶片上部为2层细胞组成外,其他4种叶片均由1层细胞组成。所有藓类植物叶片都具有明显或粗壮的中肋,起到了支持叶片和导水的作用。茎皮部外层细胞壁不同程度加厚。生物结皮中的藓类植物表现出叶片背卷或内卷、具疣状突起、透明毛尖(泛生墙藓无芒变种除外)以及边缘细胞壁加厚等特征,这些特征是对干旱荒漠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荒漠藓类植物形态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王红玲张元明
关键词:荒漠生物结皮藓类植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生物结皮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因子分异特征被引量:36
2007年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恢复过程中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关联性测度、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定量研究,着重分析结皮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盐分、土壤酶的影响,有机质与土壤盐分、pH值、土壤酶的线性关系及土壤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层深度,有机养分、土壤酶等生态因子与生物结皮恢复年限的联系更加紧密。结皮恢复年限对全P、全K、有机质、脲酶、真菌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速效P、速效K、全N、总盐、中性碱性磷酸酶、蛋白酶的影响显著(P<0.05)。随结皮恢复年限的增加,结皮层和结皮以下土层中有机养分、土壤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逐步具备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沙土性状变化较快,渐渐形成抗风蚀、抗干扰能力较强的地衣苔藓结皮。结皮恢复过程中pH值与有机质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2=0.701,P<0.05),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存在线性正相关(R2=0.653),但显著性不强(P>0.05)。电导率、脲酶、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蛋白酶与有机质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分别为0.888、0.993、0.958、0.948、0.911,P<0.01),土壤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和紧密配合促进了生物结皮的恢复。
吴楠张元明张静王红玲聂华丽陈荣毅
关键词:生物结皮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生态因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动物践踏干扰对生物结皮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6
2006年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北疆冬季牧场,普遍承受牲畜的践踏干扰,研究表明:动物践踏干扰导致各种类型生物结皮的覆盖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2cm)。微生物各类群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真菌与干扰的相关性最高,细菌和放线菌对干扰不敏感。践踏干扰改变了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间低地的数量垂直分布格局,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区系组成。有机质对干扰不敏感,仍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在结皮层(0~2cm)中与干扰率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吴楠梁少民王红玲聂华丽张元明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分布生物结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不同沙埋深度对刺叶墙藓植株碎片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采用撒茎法对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的优势种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Broth.)进行室内沙培实验,探讨不同沙埋深度对刺叶墙藓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添加任何营养元素或激素的原沙基质培养条件下,刺叶墙藓的植株碎片仍然能够生长并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2)在所设置的不同沙埋厚度条件下,刺叶墙藓的植株碎片在2 mm沙埋厚度时生长较好,生长趋势表现为:前12 d内生长较快,之后生长缓慢。第22 d以后,未见新生植株,苔藓植株数趋于稳定。大于2 mm的沙埋厚度则抑制其生长。同时指出,沙埋也是影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因素之一。
聂华丽吴楠梁少民王红玲张元明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微生物分布的时空差异被引量:9
2006年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层微生物分布的时空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分布受沙垄地貌部位、土层深度、季节影响呈现时空差异.空间尺度上,细菌在春秋季均为垄顶最少,垄间低地最多.放线菌及真菌在沙垄不同地貌部位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春秋季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含水量与微生物总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春秋季均表现为垄顶最少,垄间低地最多,春季尤为明显.在0-20cm土层中,微生物各类群的垂直分布受地貌部位和季节影响呈不同变化趋势.时间尺度上,春秋季微生物总数量、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在背风坡、迎风坡及垄间低地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在背风坡表现的尤为明显.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间低地的垂直分布春秋季均表现为:细菌随土层加深增多;放线菌随土层加深减少;真菌先增后减.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顶的垂直分布春秋季有差异.含水量在各地貌部位0—30cm各土层,均表现为春季>秋季,0~10cm土层中尤为明显。微生物总数中细菌占绝大多数,依次为放线菌、真菌.细菌比例春季>秋季,放线菌和真菌则相反.微生物分布与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pH、电导、盐分、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有显著的相关性.
吴楠王红玲张静梁少民聂华丽张元明
关键词:微生物数量生物结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干扰对生物土壤结皮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9
2005年
生物土壤结皮作为荒漠地区特殊环境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抗风蚀、水蚀功能,也是干旱荒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土壤结皮也受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干扰,主要包括放牧、火烧、车辆碾压等形式。干扰对生物土壤结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土壤结皮结构及盖度的变化、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变化等几个方面。放牧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除了干扰的程度还与土壤含水量有关系。火烧虽然改善了土壤结构,但是破坏了地表植被的盖度,而且恢复比较困难,也加速了外界侵蚀的力度,对土壤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影响。机械碾压的破坏力最强,且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梁少民吴楠王红玲聂华丽张元明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理化性质干旱荒漠区
荒漠区几种克隆植物生长构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8
2005年
对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克隆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克隆繁殖方式,并对3种草本克隆植物(粗毛甘草、花花柴、芦苇)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此外,依据荒漠区克隆植物资源现状及克隆植物生态学发展进程,对未来开展荒漠克隆植物研究提出3点构想。
张道远王红玲
关键词:荒漠区克隆植物植物生态学繁殖方式植物研究花花柴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土壤微生物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35
2005年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沙丘类型--沙垄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总数从垄顶至垄间低地呈递增趋势,在沙垄不同部位0~2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有差异.(2)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垂直变化规律为:细菌数量在垄顶0~10 cm土层中递减,到10~20 cm有所回升;在迎风坡和背风坡的0~10 cm土层中递增,到10~20 cm有所下降;在垄间低地0~20 cm土层中呈递增趋势.放线菌数量在各部位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真菌数量在垄顶和迎风坡0~20 cm土层中的垂直变化与细菌在垄顶的垂直变化一致,在垄间低地和背风坡,真菌数量均在2~5 cm土层中出现峰值,然后随土层加深递减.(3)微生物类群的组成表现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在垄间低地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相对垄顶有所增加,而放线菌和真菌相应减少.(4)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特征与生物结皮的类型、分布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吴楠潘伯荣张元明王红玲梁少民聂华丽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结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干扰的关系被引量:18
2007年
对干扰条件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干扰与植被和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沙漠边缘至沙漠腹地,全N、全P和全K含量、EC、总盐,可溶性离子HCO3-、SO42-及Ca2+呈增加趋势。CO32-、Mg2+、Cl-、Na+4种离子含量较低,变化规律不明显。除全K含量随公路里程呈较连续的增加外,其他养分条件在公路里程25—75km,80—125km和大于125km的范围内的变化趋势都呈现高→低→显著增高的波动过程,分析表明这种波动性的变化是由干扰造成的。干扰因子数与生物结皮盖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与植物种类与植物盖度都达到了显著正相关的水平。除与pH值呈正相关外,干扰因子数与土壤养分指标都呈负相关,其中与全K、全P、全N和EC的负相关接近于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公路里程增加,生物结皮呈现从地衣苔藓藻类地衣地衣苔藓的过渡,这与土壤养分条件和干扰因子数相对应。人类活动是导致彩克沙漠公路里程80—125km范围沙漠土壤养分条件的降低的主要原因,受水源和居住地的影响,该段沙漠人类放牧活动影响的最大范围为里程125—145km之间。人类在沙漠活动的加强会增加沙漠生态干扰源和干扰强度,最终降低沙漠土壤的养分条件。
陈荣毅张元明潘伯荣吴楠王红玲聂华丽
关键词:生物结皮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荒漠刺叶墙藓DNA的提取及PCR扩增反应条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改进CTAB法、NaOH法和直接PCR法(direct PCR amplification)提取藓类生物结皮中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 Broth.)基因组DNA,比较其分离效果以及ISSR扩增效果。结果表明:改进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好、纯度高,ISSR扩增反应效果好。直接PCR法一旦体系建立,则是最简易快速、经济高效的模板制备方法,适于植株矮小、生物量很小的荒漠藓类植物个体模板DNA的制备。利用改进CTAB法获得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对ISSR反应组分浓度及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实验,建立了刺叶墙藓最优ISSR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为20μL,各反应组分终浓度为:2μL 10×Buffer,2mM Mg^2+,0.1mM dNTPs,0.2μM引物,10-40ng模板DNA,1U Taq酶。扩增程序为:94℃ 4min,1个循环;94℃45s,退火温度(Tm)45s,72℃1min,35个循环;72℃7min,1个循环;4℃保存。刺叶墙藓是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藓类生物结皮的优势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刺叶墙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红玲张元明吴楠陈荣毅聂华丽张静
关键词:DNA提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