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方 作品数:10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Bi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经鼻双相正压通气(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及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牛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研究组予以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2.854、11.306,P均=0.000);治疗后,2组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912、4.882、4.576、3.947,P均<0.01);2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4.502、7.651、8.065、6.762,P均=0.000);2组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出血、肺气漏发生,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447)。结论 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损伤,促进患儿恢复。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 司徒聘婷 谭宝莹 许小慧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 口腔运动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喂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喂养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早产儿喂养,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口腔运动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7 d后吸吮功能改善情况[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OMAS)]及喂养效率,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两组正常形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失调形态及障碍形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经口喂养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摄入母乳量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内,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支持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喂养效率有显著改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其预后发育有利。 司徒娉婷 郭青云 关浩锋 王方方 左雪梅 谭碧连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HHFNC)早产儿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新生儿收治的76例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总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尿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47%,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aO2/Fi O2、Sa O2、尿量均显著提高,PaCO2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尿量改善更显著,患儿总给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鼻损伤、腹胀、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早产儿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王方方 司徒娉婷 关浩锋 刘东 郭青云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心电引导法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心电引导技术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穿刺到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1月~9月我科收治的实施PICC置管早产儿75例,按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心电引导定位法。比较两组穿刺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穿刺到位率分别为92.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引导技术辅助早产儿PICC置管到位率高,可有效监测PICC导管深度的变化,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临床。 温碧霞 张清 王方方关键词: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4、36 h监测患儿的氧合功能,同时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12、24、36 h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49.26±13.27)h,平均住院时间为(12.55±3.26)d,发生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治疗中,基于常规治疗手段,合理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氧合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氧合功能 患儿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无 吴繁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关键词: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分析:一项广东省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入院的胎龄<28周双胎儿269对,按照入院年份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双胎中以出生体重高低分为重婴和轻婴。收集孕母围生期和新生儿住院资料,分析前、后5年双胎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重度窒息发生率、出生头围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均死亡的比例低于前5年组,且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病死率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前5年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前5年组(均P<0.05)。结论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入院的胎龄<28周超未成熟双胎儿的存活率显著上升,且双胎内无论是重婴还是轻婴,发生重度窒息、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均明显下降,而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比例增加。伴随诊疗水平提升,未来需要由产前诊断、产科、新生儿科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科学的双胎妊娠管理策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33-40] 石碧君 李颖 吴繁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关键词:双胎儿 出生体重 超未成熟儿 高剂量和低剂量维生素D_(3)对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高剂量和低剂量维生素D_(3)对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124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2例。高剂量组给予维生素D3800 IU/d口服,低剂量组给予维生素D3400 IU/d口服。比较两组不同日龄血清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7、21及42日龄时血清Ca水平均高于本组1日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21、42日龄时血清Ca水平分别为(2.27±0.05)、(2.32±0.06)mmol/L,高于低剂量组的(2.15±0.14)、(2.12±0.2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1、42日龄时血清P水平均高于本组7日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21、42日龄时血清P水平分别为(1.81±0.23)、(1.96±0.24)mmol/L,均高于低剂量组的(1.68±0.35)、(1.82±0.3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7、21及42日龄时血清ALP水平均高于本组1日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21、42日龄时血清ALP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42%,高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3对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更明显。 司徒娉婷 刘东 关浩锋 王方方 左雪梅 谭艳明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骨代谢指标 NCPAP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NCPAP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以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提供合理化方案。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儿,按照治疗中通气方法不同,等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NCPAP治疗,即低潮气量+小PEEP)、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两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N NCPAP治疗比之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两小时后血清学指标TNF-α、IL-8和SD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对提升患儿血气分析质量,降低血清学致炎因子,具备远期治疗上的突出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关键词:NCPAP 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PDA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PDA早产儿,均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早产儿经治疗后26例闭合,闭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有8例早产儿出现少尿症状,发生率为26.67%,经利尿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在早产儿PDA的治疗中,采取口服布洛芬混悬剂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关键词:早产儿 动脉导管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