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莹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石羊河流域
  • 2篇土壤
  • 2篇小麦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增温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土壤-作物系...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作物
  • 1篇作物生育
  • 1篇作物生育期
  • 1篇作物系统
  • 1篇牧草
  • 1篇牧草产量
  • 1篇牧草生产
  • 1篇后茬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4篇潘莹
  • 3篇陈书涛
  • 3篇胡正华
  • 3篇盛露
  • 2篇刘明春
  • 1篇孙银银
  • 1篇李琪
  • 1篇崔海羚
  • 1篇肖启涛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石羊河流域干旱变化特征及对牧草生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1951-2010年的降水和温度,通过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变化趋势、干旱站次比和连旱频次,分析了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合牧草产量资料,分析了干旱对牧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整体上趋于干旱化,干旱区域有扩大趋势。近30年下游干旱化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石羊河流域干旱导致牧草减产,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每减少一个点,牧草产量每公顷减产149.24kg。不同月份的干旱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4月份的干旱对牧草生长抑制作用最大。
潘莹刘明春胡正华陈书涛盛露
关键词:干旱特征牧草产量石羊河流域
增温和臭氧升高对冬小麦—大豆轮作农田CO2排放的影响
全球变暖和臭氧污染是当今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而农田是C02的重要排放源。为研究增温和臭氧升高对农田C02排放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常规作物冬小麦和大豆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
潘莹
关键词:增温臭氧土壤土壤-作物系统CO2排放
文献传递
保护性耕作对后茬冬小麦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为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后茬冬小麦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在前茬进行常规耕作(T)、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常规耕作+秸秆施用(TS)这4种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没有改变后茬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季节性规律,对冬小麦生物量无明显影响;保护性耕作显著减少了土壤CO2和N2O累积排放量.与T相比,TS、NT、NTS的全生育期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95%(P=0.132)、12.94%(P=0.007)和13.91%(P=0.004),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31.23%(P=0.000)、61.29%(P=0.000)和33.08%(P=0.000).本研究表明免耕与秸秆施用能减少后茬作物生长季土壤的CO2和N2O排放量.
潘莹胡正华吴杨周孙银银盛露陈书涛肖启涛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后茬土壤CO2N2O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石羊河流域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51—2009年气象资料和武威市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对比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突变检验分析、Arcgis空间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春小麦、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气温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月、季、年平均降水增量不同程度地增(减),并且气候变化显著周期分别为:平均气温3-5 a,降雨量1-3 a。从气象因素对作物生育期的影响可以看出,降水是影响春小麦乳熟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素,而气温和降水与玉米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不显著。
盛露刘明春胡正华潘莹崔海羚陈书涛李琪
关键词:气候变化作物生育期石羊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