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姗姗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院士
  • 1篇哲学
  • 1篇证法
  • 1篇诺贝尔
  • 1篇诺贝尔科学奖
  • 1篇青蒿
  • 1篇青蒿素
  • 1篇自然辩证法
  • 1篇自然规律
  • 1篇自然科学
  • 1篇自然科学奖
  • 1篇逻辑
  • 1篇默顿
  • 1篇科学奖
  • 1篇科学哲学
  • 1篇科学哲学家
  • 1篇客观性
  • 1篇辩证

机构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篇徐治立
  • 2篇樊姗姗

传媒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然辩证法教育:从学术到理论转化的逻辑——以“自然规律”范畴演化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如何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到教育基本理论中,成为当前自然辩证法教育理论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学术界对"自然规律客观性"的质疑和"建构性"的揭示,丰富了"自然规律"范畴的理论内涵,又存在片面凸显其主观性的倾向。自然辩证法教育应当以基本原理为基础,避免理论僵化和学术研究中的片面性,使学术成果按照特定思想逻辑原则合理地向基本理论转化。
徐治立樊姗姗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自然规律客观性学术研究
科学的普遍性与地方性的有机融合
2015年
诺贝尔奖从设立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直到2015年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才第一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极大地鼓舞了期待早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获奖消息传开后,随即各种不同的观点甚至争议便提了出来。在林林总总的不同声音里,既有人们对屠呦呦获奖带有争议性的讨论以及对中医褒扬不一的评价,也有对中国科学体制的批判性、启发性思考。
徐治立樊姗姗
关键词:自然科学奖诺贝尔科学奖默顿青蒿素科学哲学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