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海涛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大众化
  • 1篇党建
  • 1篇党建科学化
  • 1篇党建实践
  • 1篇对立
  • 1篇对立性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史
  • 1篇学史
  • 1篇哲学
  • 1篇哲学道路
  • 1篇中国新文学
  • 1篇中国新文学史
  • 1篇主义
  • 1篇唯情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史
  • 1篇立性
  • 1篇马克思主义
  • 1篇高校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3篇施海涛
  • 2篇张昌山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艾思奇的哲学道路
2012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哲学道路依然能给今天的哲学研究者和理论工作者很多重要启示。本文阐述了艾思奇哲学道路上的五个重要节点:源于家风濡染,浸于时代大潮,少小立志,接触马克思主义,踏上哲学之路;求学日本,自学德语,博览经典,精研哲学,为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上海,走上理论战线,成为哲学界引人注目的学者;在延安,热切传播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北京,培育理论骨干,恪守哲学秉性,践履了哲学家、理论家的使命。因此,沿着艾思奇开创的道路,产出具有现时特征、符合实践吁求、贴近时代心灵的新大众哲学,不啻是对艾思奇最好的纪念。
张昌山施海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道路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探索——以云南大学的党建实践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动态的进程,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其本质是不断探索和形成既符合党的建设规律,又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党建范式;其核心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其基本途径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对党的建设方法进行扬弃和创新。本文以云南大学的党建实践为参照,探寻提升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可行路径。
张昌山施海涛
关键词:高校党建科学化
试论《中国新文学史》的对立性与唯情性
2013年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该书以散文式的行文风格和从文本出发的批评特色见长,书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作者在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流变与承传时,其判断准绳、价值尺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价无不受其对立性的研究动机和唯情性的文学立场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尝试性阐述。
施海涛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史》对立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