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婧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红素
  • 1篇血清胆红素水...
  • 1篇血性
  • 1篇中毒
  • 1篇神经编码
  • 1篇神经元
  • 1篇能神经
  • 1篇能神经元
  • 1篇皮质
  • 1篇清胆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小鼠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方婧
  • 1篇王岩
  • 1篇张卓伯
  • 1篇张忠玲
  • 1篇高冠群
  • 1篇常明秀
  • 1篇陆云婷
  • 1篇孙玲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三大疾病之一,是我国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80%是缺血性卒中。本文意在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发病机理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以进一步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1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50例,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并对病例组进行TOAST分型、NIHSS评分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红素,及观察组内不同分型组间血清胆红素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TBIL、DBI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按TOAST分型各亚型间血清TBIL、DBIL、I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TBIL、DBIL、IBIL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血清TBIL、DBIL水平低于颈部动脉内膜光滑、完整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参与急性应激反应,可能作为衡量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高水平血清胆红素可能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方婧黄新颖王岩高冠群张卓伯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
碱中毒对小鼠皮质GABA能神经元特性和编码能力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碱中毒对小鼠皮质GABA能神经元内在特性和编码能力的影响,探讨碱中毒引起大脑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选择17-22天FVB-Tg小鼠行脑片体外培养,实验对象分为碱中毒组和对照组。DIC光学显微镜下选择皮层II-III层GABA神经元,运用Axo Patch 200 B放大器全细胞模式,记录并分析神经元内在特性(包括阈电位、绝对不应期)的改变;记录与去极化脉冲相对应的峰值,分析GABA能神经元的编码能力。结果:1.阈电位峰值在对照组分别是24.58±0.68,25.44±0.82,27.02±0.78,27.55±0.74和28.66±0.79毫伏,碱中毒组分别是28.32±0.78,30.10±0.91,32.22±0.80,32.88±0.76和33.54±0.74毫伏,碱中毒组阈电位升高;绝对不应期在对照组和碱中毒组分别是4.15±0.06和5.09±0.08毫秒,碱中毒绝对不应期延长。2.两组在相同去极化刺激下诱发的连续峰值波形发生明显改变,碱中毒组产生峰值的能力下降。结论:1、碱中毒使皮质GABA能神经元动阈电位升高和绝对不应期延长;2、碱中毒降低皮质GABA能神经元编码峰值能力。
孙玲张忠玲常明秀方婧陆云婷
关键词:大脑皮质GABA能神经元碱中毒神经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