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峥 作品数:9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管造影CT扫描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椎管造影CT扫描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21例,术前行椎管造影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myelography,CTM),明确责任节段及受累神经根。所有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管减压术(transforamina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t-PELD),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评分。结果21例患者CTM明确单侧单节段、双侧单节段责任节段数多于MRI检查(P<0.01);双侧双节段、单侧3节段及以上、双侧3节段及以上责任节段数少于MRI检查(P<0.01)。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5 min。2例责任节段为L4/5的患者,术后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经中频脉冲理疗1~2周后症状缓解。其余19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21例全部获得完整随访数据,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5)个月,术后腰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年随访MacNab评分11例优,8例良,2例因术后腰痛间歇性发生判定为可,优良率为90.47%(19/21)。结论CTM检查有助于明确椎管狭窄责任节段和受累神经根,提高DLSS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指导t-PELD术中行突出髓核摘除、椎管及神经根致压部位减压、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峥 王翀 崔泳 刘晓蓓 徐磊磊 张杰 张华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造影 有限切开长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B型9例,C型1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有限切开长型PHILOS钢板插入治疗,术后通过X线评估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肩、肘关节功能分别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Mayo评分评价。结果术后随访骨折都顺利愈合,术后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时间12~36周[平均(22.5±6.8)周]。肩关节外展80°~110°[平均(102.2±3.2)°],后伸20°~40°[平均(38.0±1.1)°],前屈150°~170°[平均(165.3±2.1)°];肘关节伸直-5°~10°[平均(8.0±0.9)°],屈曲120°~140°[平均(132.2±2.4)°]。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优26例,良2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为优26例,良2例。结论有限切开长型PHILOS是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张峥 翟生 刘大鹏 韩小平 王武 武忠炎 崔泳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 骨质疏松 局部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复合纤维蛋白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可行性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复合纤维蛋白对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清洁级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24只,实验组和模型组均去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软组织;3个月后均建立骨折模型,实验组给予BMP-7 24μg+纤维蛋白20μg凝胶状混合物处理骨折部位,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手术部位放入等体积的小牛血清。术后观察3组术后骨组织形成情况、椎体力学相关指标、椎体骨组织学形态参数。结果 (1)术后第4周,实验组和假手术组的L5椎体骨折处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并与纤维连接呈网状,模型组的L5椎体骨折处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并与纤维少量连接呈网状。术后第8周,实验组和假手术组骨性骨痂已经基本形成,纤维骨痂消失;模型组的骨痂形成较为疏松,存在大量的纤维性骨痂。(2)术后第6、8、12周,模型组大鼠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变量、弹性模量测定值均低于同期的假手术组、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4.513、6.087、20.396,P=0.000、0.019、0.000),假手术组、实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4、0.861、1.176,P=0.078、0.124、0.095)。(3)术后第12周,模型组大鼠的TBV%、MTPT测定值均低于同期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F=4.327、23.671,P=0.033、0.000),TRS%、MAR测定值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F=4.589、2.079,P=0.031、0.046)。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3、0.652、1.431、0.038,P=0.165、0.161、0.074、1.049)。结论局部应用BMP-7复合纤维蛋白对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陈烨 张峥 马海棠 胡友忠 赵新勇 王振华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miR-7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细胞模型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7 (miR-7)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体外细胞模型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慢病毒miR-7模拟物(miR-7 mimic)和miR阴性对照(miR NC)转染至成骨细胞系MC3T3-E1中,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MC3T3-E1细胞中miR-7转染情况。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 SANFH组、 miR-7mimic组和miR-7 mimic+衣霉素(TM)组,甲基强的松龙刺激细胞模拟SANFH离体状态,并以TM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TUNEL阳性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LP水平,茜素红S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情况,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蛋白(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和miR NC组比较,miR-7 mimic组细胞中miR-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ANFH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TUNEL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ALP染色细胞较少且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减少,细胞中Runx2、 OCN和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GRP78、 CHOP、Caspase-1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SANFH组比较,miR-7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TUNEL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ALP染色细胞增加且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矿化结节形成明 艾克热木江·阿尔肯 日夏提·帕尔哈提 张峥 翟生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成骨分化 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治疗对骨缺损患者疗效、术后感染及治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修复胫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创面闭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3.65±10.38)d、(11.23±3.76)d、(22.35±3.84)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7.2076,P=0.0000,t=19.9808,P=0.0000,t=8.7801,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6.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438,P=0.0000)。结论: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能有效修复胫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快速康复。 徐俊 张峥 赵君海 付东升 曹明宇关键词:腓骨皮瓣 髂骨皮瓣 骨缺损 circCDR1as/miR-7-5p/RAF1轴参与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自噬 2024年 背景:自噬可能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过程。有研究证实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具有调控机制,然而,circCDR1as是否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影响自噬尚未被研究。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自噬水平及circCDR1as的调控机制。方法:①从GSE26316数据集中获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及对照组大鼠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随后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数据库预测circCDR1as的靶标miRNAs及靶标基因。比较靶标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构建circCDR1as的调控网络。②收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的股骨头样本;同时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实验: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模型组(甲泼尼龙处理)、模型+si-NC组、模型+si-CDR1as组。利用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circCDR1as及靶标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③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mirGLO-CDR1as(WT)、pmirGLO-RAF1(WT)、pmirGLO-CDR1as(MUT)和pmirGLO-RAF1(MUT),转染到细胞中,并设miR-7-5p mimic和mimic NC组,检测circCDR1as网络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结论:①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与对照组之间鉴定了1283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凋亡和自噬信号通路。预测发现circCDR1as靶向调控6个miRNAs,这些miRNAs靶向调控305个靶标基因,其中有31个靶标基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差异表达,RAF1参与自噬被选择为关键基因,并构建了circCDR1as/miR-7-5p/RAF1的调控网络。②与对照组比较,circCDR1as,RAF1和自噬水平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及激素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miR-7-5p表达下调(P<0.05);敲降circCDR1as后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下降(P<0.05)。③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证实了circCDR1as与miR-7-5p以及miR-7-5p与RAF1的靶向调控关系。④结论:CircCDR1as/miR-7-5p/RAF1可能通过自噬信号促进激� 翟生 艾克热木江·阿尔肯 张峥 日夏提·帕尔哈提 郝飞虎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自噬 信号通路 靶向调控 lncRNA HOTAIR/miR-17-5p/Smad7通路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lncRNA HOTAIR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ONFH)的影响。方法收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髓组织25例,正常对照组为2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用地塞米松(DEX)培养,CCK-8测定细胞增殖。用HOTAIR过表达载体或miR-17-5p模拟物转染细胞。hBMSCs分为hBMSCs组、hBMSCs+成骨诱导组、hBMSCs+成骨诱导+空载组、hBMSCs+成骨诱导+过表达HOTAIR组、hBMSCs+成脂诱导组、hBMSCs+成脂诱导+空载组和hBMSCs+成脂诱导+过表达HOTAIR组。RT-qPCR测HOTAIR、miR-17-5p、Smad7、RUNX2、RRAR-γ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7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法确认HOTAIR和miR-17-5p间的结合。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试剂盒与茜素红染色评估细胞的成骨分化;油红O染色评估细胞的成脂分化。结果HOTAIR和Smad7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中表达上调,而miR-17-5p表达下调(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hBMSCs中HOTAIR的直接结合靶点是miR-17-5p,而Smad7是miR-17-5p的靶基因。HOTAIR的过表达诱导了hBMSCs的成脂分化和RRAR-γ表达,并抑制了成骨分化和RUNX2表达(P均<0.05)。结论过表达lncRNA HOTAIR直接靶向miR-17-5p并抑制hBMSCs的成骨分化,还能够促进成脂分化和Smad7的表达。 张峥 崔泳 王翀 丁路 王武 黄涛关键词:类固醇 股骨头坏死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敲低CircCDR1as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敲低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ircular RNAantisense to th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 related protein 1 transcript,circCDR1as)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活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股骨头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ircCDR1as表达变化;获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无病变股骨头,分离与培养BME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31、CD34、CD45、CD54、CD144和CD117表达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与vWF表达来鉴定BMECs;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GC组、shNC+GC组和shCDR1as+GC组,通过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处理细胞以及shCDR1as、shNC转染细胞进行对应处理,qRT-PCR检测CircCDR1as表达变化,MTT法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体外成管实验观察细胞管腔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蛋白表达。结果:ONFH患者股骨头组织内骨髓坏死并有空骨腔出现,CircCDR1as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到分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CD31、CD54和CD144均呈阳性表达,CD34、CD45和CD117均呈阴性表达,细胞内CD31与vWF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由此说明成功分离到BMECs;与对照组比较,GC组CircCDR1as相对表达量上调,细胞增殖活性下降,EdU阳性细胞率降低,细胞形成的管腔数目减少,VEGF与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NC+GC组比较,shCDR1as+GC组CircCDR1as相对表达量下调,细胞增殖活性与EdU阳性细胞率均升高,细胞形成的管腔数目增加,同时,VEGF与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股 艾克热木江·阿尔肯 日夏提·帕尔哈提 张峥 翟生关键词:血管生成 一种骨科用手术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手术支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支架本体,通过在支架本体的上侧安装有横杆,横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的底部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使用时,患者将需要进行手术的手部放置于固定架的内部... 翟生 张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