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炳强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显像
  • 3篇全身
  • 3篇全身骨显像
  • 3篇肿瘤
  • 3篇骨显像
  • 3篇骨转移
  • 2篇核素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核素
  • 2篇病理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碱性磷酸...
  • 1篇咽肿瘤
  • 1篇原发灶
  • 1篇室壁

机构

  • 5篇辽宁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崔炳强
  • 1篇孙萧
  • 1篇刘鹏
  • 1篇向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运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at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GMPI)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就诊于我科的临床疑似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运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仅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狭窄程度≥50%。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4分制系统,判断LAD支配的心肌节段的总积分,获得运动GMPI的心肌灌注显像积分(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score,MPIS),同时获得局部室壁运动积分指数(regional wall motion score index,RWMSI)。结果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MPIS和RWMSI逐渐增加。应用ROC曲线判断MPIS和RWMSI的最佳阈值,联合MPIS和RWMSI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敏感性及特异性在轻度狭窄组为41.7%和74.2%,中度狭窄组为58.3%和77.4%,重度狭窄组为66.6%和80.6%。结论联合MPIS和RWMSI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价值高于轻度及中度狭窄。
崔炳强
关键词:局部室壁运动左心室左前降支
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刘鹏崔炳强
关键词:核素全身骨显像肺癌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转移患者恶性肿瘤病理诊断
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碱性磷酸酶谱对鼻咽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谱的联合检查,探讨对鼻咽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在行全身骨显像的前后1周内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谱测定。结果:65例鼻咽癌患者中41例发生骨转移,占63.08%,其中低分化癌转移率最高。鼻咽癌骨转移患者以脊柱转移最多,其次是胸部。鼻咽癌骨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鼻咽癌骨转移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多发骨转移组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组(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碱性磷酸酶谱测定,对于诊断骨转移,特别是鼻咽癌发生的单发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崔炳强向阳
关键词:鼻咽肿瘤碱性磷酸酶放射性核素显像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探测肿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探查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转移癌但原发灶不明确的患者14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以18F-FDG浓聚程度作为异常判断标准探查可疑原发灶,并结合病理学、影像诊断方法及随访加以证实。结果双探头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50%(7/14)。原发灶部位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均在2.5~5.5之间。结论双探头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寻找不明原发灶转移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崔炳强孙萧
关键词:肿瘤转移脱氧葡萄糖
全身骨显像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MRI、CT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比较,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肘静脉注射99mTc-MDP 925MBq,约3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在行全身骨显像的前后1周内进行MRI、CT、PSA测定。结果:全身骨显像与MRI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有较高的阳性一致率,均高于CT检查;全身骨显像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为骨盆、脊柱;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PSA值明显高于无骨转移者。结论:全身骨显像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崔炳强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前列腺癌骨转移PROSTATEOSSEOUS好发部位病理证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