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镍基合金焊缝高温失塑裂纹形成机制和调控研究进展
- 高温失塑裂纹简称DDC,是高温下存在于厚截面、多道焊的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焊缝中的一种固态晶间裂纹。它发生在低于固相线的一定温度区间内,尺寸较小,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它往往会成为其他裂纹如疲劳、腐蚀疲劳等的起裂源,...
- 陈俊梅陆皓陈静青崔巍
- 关键词:镍基合金
- 文献传递
- 镍基合金焊缝DDC裂纹形成机制和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2年
- DDC裂纹即高温失延裂纹,也称高温失塑裂纹,是高温下存在于厚截面、多道焊的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焊缝中的一种固态晶间裂纹。它发生在低于固相线的一定温度区间内,尺寸较小,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它往往会成为其它裂纹,如疲劳、腐蚀疲劳等的起裂源,潜在危害很大。文中通过对核电设备用690合金焊接材料发展过程的跟踪,介绍了适合于DDC敏感性研究的STF试验方法,并从微观角度阐述了DDC产生的机制和降低DDC敏感性的方法。分析表明,提高抗DDC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改变晶界形貌,在焊缝凝固结束阶段的枝晶区域形成骨架分布的MC类碳化物,有效钉扎晶界,阻碍晶界的迁移,使晶界呈扭曲状。凝固结束后在迁移晶界上析出的M_(23)C_6碳化物从微观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钉扎晶界的作用和阻碍晶界滑移的作用,但对DDC抗力的提高有限。
- 陈俊梅陆皓陈静青崔巍
- 晶界滑移对镍基合金失延开裂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为了研究镍基合金焊材FM-52M的高温失延裂纹(DDC),采用改进的应变-裂纹(STF)实验方法,提出新的裂纹敏感性判据——晶界滑移量。并将之与裂纹数量相结合定量评估不同温度、不同变形量条件下材料的DDC敏感性。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得到的材料临界变形量6%大于传统STF方法得到的4%的临界变形量。预热处理、峰值温度、变形速率等条件都能显著影响DDC的敏感性。此外,利用显微硬度标记了许多微区,并对实验前后的微区进行了SEM观察,探讨晶界滑移与析出物在DDC的萌生与扩展过程中的作用。
- 崔巍陈静青陆皓陈俊梅
- 关键词:晶界滑移镍基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