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萍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断层
  • 3篇褶皱
  • 2篇断层相关褶皱
  • 2篇川东
  • 1篇地震剖面
  • 1篇断层转折褶皱
  • 1篇推覆
  • 1篇推覆带
  • 1篇剖面
  • 1篇褶皱冲断带
  • 1篇物理模拟
  • 1篇物理模拟实验
  • 1篇解译
  • 1篇滑脱
  • 1篇滑脱层
  • 1篇滑脱面
  • 1篇构造解译
  • 1篇冲断带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徐士进
  • 3篇尹宏伟
  • 3篇张洁
  • 3篇刘玉萍
  • 1篇解国爱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褶皱—冲断体系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被引量:29
2008年
褶皱冲断带是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滑脱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显著作用。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在模型中设置2套滑脱层,并改变其厚度和位置,研究了褶皱冲断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滑脱层褶皱冲断带中,主要形成自底部滑脱层向上传播的正向逆冲断层,断层以前展式发展,岩层在上部滑脱层以上弯曲形成断层相关褶皱。当2个滑脱层距离相近时,作为一个整体对断层起控制作用,形成的正向逆冲断层数目少,有利于反向逆冲断层形成;与2个滑脱层距离较远时,下部滑脱层对逆冲断层起主要控制作用,形成较多的正向逆冲断层和较少的反向逆冲断层。
刘玉萍尹宏伟张洁徐士进解国爱
关键词:物理模拟滑脱层断层相关褶皱褶皱冲断带
三角剪切模型及其在川东大池干构造解译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介绍了三角剪切模型的原理与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对川东大池干构造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译及应变分析。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与地震资料中所观察到的构造几何形态基本相符,表明大池干构造是典型的三角剪切构造。利用模拟结果对该地区断层相关褶皱体系的应变和断层滑动量的检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大池干构造的地下特征,最大限度地解释已知地质信息,有助于对该地区的构造模式和构造演化进行深入研究。
李军尹宏伟张洁刘玉萍徐士进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地震剖面构造解译
面积平衡法与川东大池干推覆带区域滑脱面预测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面积平衡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大池干构造的解释。利用面积平衡法,本文预测出在该地区可能有三个较大的区域滑脱面,它们分别位于3.53km处的中三叠统(由石膏、盐岩和泥页岩组成),7.79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以及8.67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地层之中。根据以上滑脱面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大池干构造可以解释为滑脱褶皱和断层转折褶皱两种成因模式。在滑脱褶皱模式中,主滑脱面为8.67km处的非能干层;在断层转折褶皱模式中,该地区被认为具有上下两个滑脱面,其上滑脱面为3.53km处的非能干层,而其下滑脱面为7.79km处的非能干层。两种模式所对应的面积深度直线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两种构造解释都具有内部岩层一致性,剖面达到平衡,故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刘玉萍张洁尹宏伟徐士进
关键词:断层转折褶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