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行为选择视角的农地细碎化治理比较分析——对安徽省“一户一块田”模式的考察被引量:21
- 2017年
- 我国农地细碎化的现状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当前主要存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自愿互换等三种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研究基于行为选择的视角,对上述三种模式从行为目标、行为选择及治理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治理农地细碎化效果欠佳,其原因在于政府、农业企业、农村集体以及农户等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存在多元化和不一致的特征,农村集体的所有权主体身份未能得到体现。在对安徽省首创的"一户一块田"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考察中发现应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作用,将农村集体和农户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的核心主体。"一户一块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层面的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了我国农地分配的帕累托改进。
- 刘小红陈兴雷于冰
-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
- 基于公共领域视角的农地权利冲突分析
- 2017年
-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农地产权不能得到完全界定,致使一部分产权落入了农地产权公共域。处于公共领域中的产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当各相关利益主体均想获取时,就会引发争夺利益冲突。产权公共域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交易双方的利益冲突,还必然会造成资源的耗散,农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本文以产权公共领域为切入点,结合产权公共领域与农地权利冲突的关系,对我国农地权利冲突类型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缩小产权公共领域明晰农地产权的角度,提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刘小红陈兴雷
- 关键词:农地产权公共领域权利冲突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的机理与路径
- 2024年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的机理体现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土地,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会引发城乡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资源等的空间分布的调整,进而影响城乡关系,而城乡关系调整的过程也是土地利用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先应以土地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响应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用地需求,然后通过土地要素流动引发城乡产业、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文章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环境融合四个维度探索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刘小红
- 关键词:城乡融合
-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15年
- 实践教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财经类院校中,实践教学应侧重于土地软件的综合实习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笔者根据财经类院校办学特征、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特点和典型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特征和效果,尝试探讨财经类院校实践教学的选择策略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 陈兴雷刘小红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土地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