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蕾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湿地
  • 2篇生态
  • 2篇水文
  • 2篇水文情势
  • 2篇鸟类
  • 1篇东洞庭湖
  • 1篇洞庭湖
  • 1篇越冬
  • 1篇越冬水鸟
  • 1篇生态特征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湿地资源
  • 1篇食物
  • 1篇食物资源
  • 1篇水鸟
  • 1篇评价指标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秋季
  • 1篇种群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雷光春
  • 6篇关蕾
  • 2篇吕偲
  • 2篇曾晴
  • 2篇冯多多
  • 2篇刘平
  • 1篇张雅棉
  • 1篇张明祥
  • 1篇史林鹭
  • 1篇靖磊
  • 1篇雷佳琳
  • 1篇贾亦飞

传媒

  • 2篇湿地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南林业调查...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 1篇2012综合...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文情势对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食物资源影响及两种鸟类的响应机制
关蕾贾亦飞冯多多雷光春
关键词:水文情势白鹤食物资源
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特点和成果应用前景被引量:29
2011年
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颁布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作为本次调查的技术指导文件,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湿地调查的实施细则。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将中国湿地分为5类34型,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湿地区→湿地斑块的方式进行湿地区划,采用以遥感为主的"3S"技术,利用2009年7~9月时相的CBERS-CCD、SPOT5和RADARSAT遥感影像数据,对中国境内(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8hm2(含)以上的湿地进行调查。对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调查范围、湿地分类、调查区划、质量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本次调查的技术特点和成果应用前景。
刘平关蕾吕偲张明祥雷光春
关键词:湿地资源调查
湿地生态特征描述及其在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以乌梁素海为例
生态特征描述有助于系统掌握一块湿地所处的状态,可以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对生态特征分析后,并得出维持现有生态特征的威胁因子,并确定威胁因子。其不仅可以适用于国际重要湿地,对于其他湿地保护地也同样适用,并可以根据管理目标或...
吕偲张雅棉关蕾曾晴雷光春
关键词:湿地资源评价指标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东洞庭湖秋季水文情势对洲滩植物及越冬稳定期小白额雁种群分布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东洞庭湖是全球易危(VU)物种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最关键的越冬地之一。三峡大坝的运行,对东洞庭湖的秋季水文情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并直接影响洲滩植被的生长。这种影响如何进一步影响小白额雁越冬,是小白额雁越冬栖息地保护迫切需要认识的关键科学问题。选择水文特征差异较大的2011年和2012年秋、冬季,分别在自然洲滩和水位管理区洲滩开展野外监测和调查,研究越冬稳定期小白额雁种群的空间分布及洲滩植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东洞庭湖枯水期比常年水文情势提前约45 d,自然洲滩植被盖度、生物量显著高于水位管理区洲滩(p<0.05),小白额雁迁徙到达时,种群中67.6%的个体分布于水位管理区的洲滩;而2012年东洞庭湖枯水期比较接近常年的水文情势,自然洲滩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水位管理区洲滩(p<0.05),73.2%的小白额雁种群个体分布于自然洲滩。两年不同的水位情势直接影响东洞庭湖洲滩植物特征(p<0.05),但小白额雁在两年都选择栖息在植被盖度低且生物量低的洲滩取食(p<0.05)。由于2011年枯水期提前,导致自然洲滩不适宜小白额雁取食,水位管理区洲滩成为越冬小白额雁的主要栖息地;而2012年湖泊退水节律较正常,东洞庭湖内适宜越冬小白额雁栖息的范围较大,栖息在水位管理区洲滩内的越冬小白额雁数量显著减少。
冯多多关蕾史林鹭曾晴刘向葵张鸿雷光春
关键词:水文情势越冬东洞庭湖
洞庭湖鸟类资源分布及其栖息地质量评估被引量:14
2016年
洞庭湖越冬水鸟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洞庭湖在迁徙水鸟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该区共有3块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由于三峡大坝的运行,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鸟分布和栖息地质量信息是越冬水鸟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本研究依据洞庭湖保护区的边界,将洞庭湖湿地分为3块区域: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以2008—2012年洞庭湖环湖鸟类同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块区域越冬水鸟的丰富度,包括:物种数、种群大小和珍稀濒危水鸟种群数量。此外,以2013年1月环境小卫星在洞庭湖区的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解译研究区内越冬水鸟栖息地分布数据。将3块区域的越冬水鸟丰富度和栖息地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东洞庭湖区域水鸟栖息地保存最为完好,越冬水鸟丰富度最高;而大规模的杨树林和芦苇种植则导致西洞庭和南洞庭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是西洞庭和南洞庭水鸟物种单一和种群丰富度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存良好的候鸟栖息地是洞庭湖越冬水鸟仅存的庇护所,应当严格保护。对于洞庭湖区一些已经被开发利用的洲滩湿地,应采取合理规划措施逐步恢复其原有的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功能,以促进洞庭湖越冬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越冬水鸟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蕾靖磊雷佳琳雷光春
关键词:洞庭湖越冬水鸟栖息地
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描述及其监测指标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有关大会决议及相关指南,结合国家湿地保护与管理的需要,分析理想的湿地生态特征描述与我国现行的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技术规程和重要湿地监测指标国家标准,提出国际重要湿地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湿地的生态组分、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监测清单。这一指标体系可以直接为国家履行《湿地公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的描述,确定湿地的生态组分、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指标,为各地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监测以及为国家正在开展的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关蕾刘平雷光春
关键词:湿地生态特征国际重要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