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小彬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酞酸
  • 3篇酞酸酯
  • 3篇土壤
  • 3篇农田
  • 3篇农田土壤
  • 3篇马铃薯
  • 2篇有机肥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水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毒理效应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态毒理效应
  • 1篇生物有机肥
  • 1篇施肥
  • 1篇水分
  • 1篇水剂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机构

  • 3篇淮阴工学院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江苏省环洪泽...

作者

  • 6篇于小彬
  • 3篇陈有君
  • 3篇蒙美莲
  • 3篇张婷婷
  • 3篇高军
  • 3篇周夏曦
  • 3篇宗春琴
  • 3篇张裕
  • 2篇包开花
  • 1篇焦瑞枣
  • 1篇任少勇
  • 1篇刘素军
  • 1篇孟丽丽

传媒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对酞酸酯污染的动态响应被引量:5
2012年
为评价农田土壤酞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污染的生态风险,采用室内模拟法,在土壤受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s(2-ehylhexyl)phthalate ester,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 ester,DBP)2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单一和复合不同污染水平下,测定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活性在培养期内对这2种化合物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浓度小于10 mg/kg的DBP和浓度小于20 mg/kg的DEHP对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浓度为20 mg/kg时DBP对土壤脱氢酶表现出抑制-激活-恢复效应;在DBP浓度为20 mg/kg时土壤蛋白酶短期内有明显的激活效应;当土壤中DBP或DEHP污染浓度大于或等于50mg/kg时,土壤蛋白酶与土壤脱氢酶均被显著抑制;DBP与DEHP复合污染对土壤脱氢酶表现出协同抑制效应,而对蛋白酶没有类似的效应特征,主成分分析(PAC)也佐证了以上结果。因此,土壤脱氢酶与蛋白酶可以作为土壤酞酸酯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生物学指标,但对酞酸酯不同污染水平,这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响应特征有所差异。
高军宗春琴周夏曦张裕于小彬
关键词:酞酸酯主成分分析
施肥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施肥与马铃薯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和产量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定位施肥条件下,研究了有机肥+氮磷钾(MNPK)、有机肥(M)、氮磷钾(NPK)、氮磷(NP)、氮钾(NK)、磷钾(PK)、不施肥对照(CK)对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含量时空变化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施肥量为腐熟羊厩肥22 500kg/hm^2、N 150kg/hm^2、P_2O_575kg/hm^2、K2O 270kg/hm^2。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推进均呈现波动变化;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量呈现"?"形变化趋势,20~40cm土层为最大蓄水层和耗水层。NPK、MNPK、M处理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NK、NP、PK和CK,说明施用有机肥或氮磷钾化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持水性能。两年平均产量以M处理最高,其次是NPK处理,再次是MNPK处理;商品薯率也以NPK、M和MNPK处理较高;单株结薯数以M、PK、MNPK、NPK处理较高,NK和CK处理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缺乏磷、钾较缺乏氮素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结薯数的影响更为严重。
于小彬蒙美莲刘素军张婷婷孟丽丽焦瑞枣陈有君
关键词:施肥有机肥化肥
覆膜方式和保水剂对旱作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覆膜种植方式,以马铃薯"克新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平播(CK)、平作行上覆膜(PZHS)、双垄全膜覆盖沟播(QFM)、起垄覆膜膜侧播种(QLMC)四种不同覆膜方式和保水剂对旱作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保水剂还是不施保水剂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叶片Pn、Gs、Tr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块茎形成期达到最高值,Ci则呈逐渐降低的变化;QLMC、QFM、PZHS三种覆膜方式的马铃薯叶片Pn、Gs、Tr均显著高于CK,Pn较CK分别增加4.5μmol·m^(-2)·s^(-1)、2.6μmol·m^(-2)·s^(-1)、1.2μmol·m^(-2)·s^(-1),三种覆膜Gs较CK分别增加3.14 mmol·m^(-2)·s^(-1)、2.56 mmol·m^(-2)·s^(-1)、1.63 mmol·m-2s-1,Tr较CK分别增加0.31 mol·m^(-2)·s^(-1)、0.21 mol·m^(-2)·s^(-1)、0.09 mol·m^(-2)·s^(-1),Ci与之相反,三种覆膜方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表现为PZHS>QFM>QLMC,较CK分别低9.92μmol·mol-1、21.23μmol·mol-1、30.31μmol·mol-1;三种覆膜方式的马铃薯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均表现为QLMC>QFM>PZHS,分别较对照增产35.96%、15.99%、15.68%,其中QLMC与CK和PZHS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种覆膜方式下,施保水剂较未施保水剂的产量及叶片Pn、Gs、Tr高,但Ci则是未施保水剂的高于施保水剂的。综合分析覆膜方式与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笔者认为,起垄覆膜膜侧播种可作为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地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首选方式。
包开花蒙美莲陈有君张婷婷于小彬
关键词:覆膜方式保水剂旱作马铃薯光合特性
酞酸酯对土壤污染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酞酸酯已经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酞酸酯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主要的污染途径以及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从目前的研究层次与研究技术方法方面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旨在为酞酸酯污染土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高军于小彬张裕宗春琴周夏曦
关键词:酞酸酯农田土壤生态毒理效应
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以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以‘克新1号’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与库活性均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360 kg/hm2施氮量下,马铃薯公顷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库活性均最大,分别为5 989.81 kg/hm2、20.03 g/株、84.32 g/株、0.072 g/g·d。因此,360 kg/hm2的施氮量,可以作为当地马铃薯生产中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张婷婷蒙美莲陈有君包开花于小彬任少勇卢培娜
关键词:马铃薯氮素水平干物质库活性
生物有机肥对酞酸酯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酞酸酯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培养,分析酞酸酯污染土壤以及加入灭菌与未灭菌处理有机肥的酞酸酯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以及土壤基础呼吸的变化特征。[结果]50 mg/kg土壤浓度的DBP与DEHP主要影响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但对放线菌数量几乎没有影响。无论添加灭菌还是未灭菌的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DBP与DEHP对土壤细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基础呼吸的抑制效应。[结论]农田土壤有机肥的施用加强了土壤对酞酸酯有机污染物的缓冲能力,提高了土壤自身的生物修复功能。
于小彬宗春琴张裕周夏曦高军
关键词:酞酸酯有机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