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4~2013年阜新市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阜新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9.0对资料按年份、地区、人群、发现途径和传播途径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构成比。结果 2004~2013年阜新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73例,年均发病率(以下简称发病率)为0.38/10万;死亡15例,病死率为20.55%;病例在两县五区均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比为9.43∶1;20~49岁占86.30%;经性接触传播占91.78%,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43.84%,疫情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其他就诊者检测检出16例,VCT检测检出12例,无偿献血检测检出13例。结论性接触传播是阜新市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力度。
- 马玉霞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
- 阜新市2004~2013年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阜新市2004~2013年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4~2013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性病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9.75/10万上升到2013年的46.67/10万,年均增长19.00%,年均发病率为18.8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8/10万。主要流行病种是梅毒、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AIDS),占发病总数的88.15%。梅毒、HIV/AIDS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40.59%和19.45%;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4.92%。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梅毒患者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淋病和HIV/AIDS患者中,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以20~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而梅毒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阜新市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疫情上升明显。今后应加大对梅毒、淋病、艾滋病的监测、干预、深入分析与评价,以有效调整和落实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
- 马玉霞赵立华吴莹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发病率
- 2012~2014年阜新市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了解阜新市暗娼人群(FSWs)艾滋病(AIDS)知识认知水平、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肝病毒(HCV)感染率,为在本地该人群实施控制艾滋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每年随机抽取阜新市400名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结果 2012~2014年合计调查1 200人,平均年龄(31.38±5.76)岁,在婚者占45.25%,初中文化者占56.50%;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7.50%,2012~2014年分别为67.75%、78.50%、86.25%(P〈0.01)。2012~2014年,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1.25%、75.50%、81.75%(P〈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0.75%、49.50%、55.25%(P〈0.01);最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及艾滋病咨询检测的比例分别为87.75%、89.75%、94.50%(P〈0.01)。2012~2014年检测1 200人,均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8%,HCV抗体阳性率为1.58%。结论 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高危行为持续存在。
- 马玉霞赵立华吴莹
-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