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偕胺肟乙烷基硅材料对铀(Ⅵ)的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SE)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混合硅源前驱物,(3-氰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PTS)为硅烷偶联剂,经过胺肟化制备出了一种新型铀吸附剂-偕胺肟基乙烷桥键介孔二氧化硅(AO-PMOs)。分析吸附过程的等温吸附规律和反应动力学规律,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AO-PMOs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AO-PMOs对铀的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扫描电镜图和能谱图表明:AO-PMOs表面有物质被吸附且证明该物质即为溶液中的铀;吸附铀后的偕胺肟基团发生变化,表明吸附铀主要是偕胺肟基团的作用。
- 熊正为熊巍滔王劲松陆森朱雷陈婧
- 关键词:偕胺肟基
- 大肠杆菌配合植酸对铀的吸附被引量:6
- 2016年
- 研究了用植酸处理后大肠杆菌对铀进行吸附,考察了p H、初始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菌液投加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酸能够提高大肠杆菌菌悬液对铀的吸附效果。植酸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能有效结合UO2+2,在p H=4.0时,菌液投加浓度为9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300 min达到平衡,吸附率为90%。大肠杆菌配合植酸吸附铀前后电镜图及EDX表明,反应能使铀酰离子络合沉淀,沉积在菌体表面。
- 范黎锋谢水波刘迎九陈婧
- 关键词:大肠杆菌植酸
- 插层膨润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铀(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 核能的广泛应用,对铀矿需求大大增加,铀矿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低浓度含铀放射性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可忽略的威胁。现有的铀处理材料存在吸附容量小,不易分离等缺点,因此寻找新型吸附材料处理含铀废水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科研热点。作者...
- 陈婧
- 关键词:含铀废水膨润土复合材料
- 壳聚糖插层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U(VI)的吸附被引量:8
- 2016年
-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壳聚糖为插层材料,制备了壳聚糖插层膨润土(CS-Bent),用于去除废水中的U(VI)。考察了p H、吸附剂投加量、U(VI)初始含量和吸附时间对CS-Bent吸附U(VI)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p H为6,CS-Bent投加量为1.6 g/L时,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对U(VI)的最大吸附量可达59.52 mg/g。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2级动力学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其吸附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壳聚糖已经成功插入膨润土层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表明CS-Bent成功吸附U(VI)。以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解吸液,经过5次解吸后去除率仍有90%以上,表明CS-Bent可再生,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 陈婧谢水波刘迎九曾涛涛凌辉熊芬
- 关键词:U(VI)
- 羟基铁插层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铀(VI)的吸附特性与机制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羟基铁对钠基膨润土插层改性制备了羟基铁插层膨润土(OH—Fe-Bent),用于去除废水中的U(VI)。实验考察了pH值、U(VI)初始浓度、温度和吸附时间对OH—Fe-Bent吸附U(VI)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采用FTIR、SEM、XRD等手段分析相关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OH—Fe-Bent吸附U(VI)的最佳pH为4,在温度为15℃,投加量为0.8g/L,U(VI)初始浓度为10 mg/L时,OH—Fe-Bent对U(VI)的去除率达到99.55%,吸附平衡时间为90min。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的平方约为1)均可较好地拟合其吸附过程,理论饱和吸附量可达97.09mg/g,OH—Fe-Bent对U(VI)是单分子层吸附。FTIR、SEM分析表明OH—Fe-Bent吸附U(VI)后自身结构没有改变,XRD分析表明羟基铁已经成功插入膨润土层间。
- 陈婧谢水波曾涛涛凌辉王亮
- 关键词:插层膨润土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