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超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SAP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机体免疫炎症营养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机体免疫炎症营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86例老年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情严重程度标准,将86例患者分为重症组(n=34)和非重症组(n=52)。比较两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炎症反应指标(IL-6、IL-8、TNF-α、IL-1)、营养状态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并采用Spearman系数分析老年SAP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肠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数量高于非重症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CD3^(+)、CD4^(+)、CD4^(+)/CD8^(+)和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水平均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血清IL-6、IL-8、TNF-α、IL-1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球菌、葡萄球菌及肠杆菌数量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指标呈负相关,与炎症反应指标呈正相关(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指标呈正相关,与炎症反应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SAP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老年SAP患者诊疗的依据。
- 李峰陈向娜路超
- 关键词: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营养状态
- 雷火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雷火灸治疗组各51例,2组各剔除1例,最终各纳入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西药治疗,雷火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心、肾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雷火灸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中医证候、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雷火灸治疗组中医证候、MLHFQ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6MWT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雷火灸治疗组6MWT距离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 (sST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嗜铬粒蛋白A (CgA)、游离脂肪酸(FFA)、血肌酐(SCr)水平及心肌能量消耗(MEE)、左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雷火灸治疗组sST2、PI3K、CgA、FFA、SCr水平及MEE、左室cESS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雷火灸治疗组LVEF,右室SRs、SRc、SRa,以及GFR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雷火灸治疗组LVMI、LVESd均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火灸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可调节sST2、PI3K、CgA、FFA等指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肾结局,减缓心室重构,提升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路超贾海莲张克清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雷火灸心室重构
- 补气活血汤联合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气活血汤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抗凝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sICAM-1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 路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补肾活血汤抗凝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EMI患者1228例。按照糖代谢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糖代谢组(HbA_(1c)≤5.6%,n=415)、糖尿病前期组(HbA_(1c)5.7%~6.4%,n=285)及糖尿病组(已知或新诊断,n=528)。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远期预后。同时分析基线HbA_(1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终点为PCI后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基线HbA_(1c)水平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显著。糖尿病组MACE的发生率(16.8%)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组(6.7%)及糖尿病前期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正常糖代谢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期组MACE的发生风险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34,95%CI:0.69~2.58,P=0.382),而糖尿病组风险显著增加(HR=2.24,95%CI:1.31~3.85,P=0.003)。在所有患者中,MACE事件风险随HbA_(1c)的升高有上升趋势,多因素校正后,HbA_(1c)升高是STEMI患者PCI后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95%CI:1.03~1.34,P=0.005)。结论: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以HbA_(1c)界定的糖尿病前期并非该人群的独立预测因子。基线HbA_(1c)水平对于评估该人群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郭玉凡王泽荣路超焦利东杜国良王平俞梦越贾海莲
- 关键词:糖代谢水平糖化血红蛋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预后
- 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al-3、HO-1、Hcy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红素加氧酶-1(HO-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4.91%),总不良反应率(16.98%)与对照组(26.4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6 min步行距离(6-MWD)以及Gal-3、HO-1、Hcy、脑钠肽(BN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SV、HO-1水平及6-MWD高于对照组,Gal-3、Hcy、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可调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al-3、HO-1、Hcy、BNP的表达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路超李峰张金科莫云秋
- 关键词:美托洛尔芪苈强心胶囊半乳糖凝集素-3血红素加氧酶-1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左心房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80例,术中根据左心房低电压区(LVAS)分组,LVAS<10%为对照组(171例),LVAS≥10%为纤维化组(10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MIF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MIF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心房纤维化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纤维化组持续性房颤、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率(E/e’)高于对照组(均P<0.001);纤维化组患者MIF(t=20.124)、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t=31.95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t=7.4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8.05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42.40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纤维化组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t=36.27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t=43.410)、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t=14.346)、Ⅲ型前胶原(PCⅢ)(t=248.718)、层粘连蛋白(LN)(t=38.058)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01);MIF与PⅠNP(r=0.513)、PⅠCP(r=0.663)、PⅢNP(r=0.591)、PCⅢ(r=0.643)、LN(r=0.585)等心房纤维化标记物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MIF、左心房内径、PⅠNP、PⅠCP、PⅢNP、PCⅢ、LN是左心房纤维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MIF水平与左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是左心房纤维化的危险因素。
- 冷发敏李飞雨路超邢霞
-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4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老年并发造影剂常规治疗基础上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91例冠心病拟行PCI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水化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例给予通络排毒保肾方口服,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造影剂肾病发病率。结果:术后24、72 h,观察组CYC、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2. 17%低于对照组17. 78%(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络排毒保肾方能够进一步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保护肾功能。
- 路超
- 关键词:冠心病PCI造影剂肾病
- 芪参化瘀通脉方对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观察芪参化瘀通脉方对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中医院心血管科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伴有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压和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化瘀通脉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肱动脉血压、血管内皮功能、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皮素-1、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芪参化瘀通脉方可以明显缓解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压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 张克清李相中贾海莲王泽荣路超付占宇
-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
- 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冠心冲剂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将67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脱落5例,剩余3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30例。对照组给予稳定性心绞痛规范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晚1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2次/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2次/d,口服。半年内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史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冲剂(黄芪、党参、瓜蒌、姜半夏、薤白、枳实、丹参、玄参、炒僵蚕、川芎、水蛭、土鳖虫、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桃仁、红花),1 d 1剂,开水冲服,200 mL/次,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加重0例,有效率为93.55%(29/31);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加重3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且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略有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GLU、CRP、IL-6水平较治疗前虽下降,HDL-C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冠心冲剂可以明显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
- 张克清李相中贾海莲王泽荣路超付占宇
-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
- MYH7基因c.1574A>G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1S型家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 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1例左心系统扩张患儿的基因变异情况,并进行家系分析,确认扩张型心肌病1S型(DCMIS)的病因。方法 收集1例左心系统扩张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检测患儿染色体结构缺失和重复情况。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患儿基因变异情况,采用Sanger测序对患儿及其父母、异卵双生姐姐变异位点进行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变异位点的危害性。结果 患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心功能降低,左心系统明显扩张增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CNV-seq结果为seq[hg19]46,XN,未发现染色体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患儿β-心肌肌肉球蛋白重链7(MYH7)基因发生杂合变异[c.1574A>G(p.Glu525Gly)]。检索OMIM、ClinVar数据库,未见相关报道;检索ESP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ExAC数据库和gnomAD数据库,该变异位点未被收录,属于新发变异。Sanger测序证实变异存在,患儿父母、姐姐MYH7基因均正常。MYH7基因c.1574A>G(p.Glu525Gly)变异导致蛋白侧链O端与第484位赖氨酸侧链N端之间形成的氢键侧链相互作用消失。结论 c.1574A>G(p.Glu525Gly)为新发现的MYH7基因变异,是造成患儿左心系统明显扩张的原因。新发变异的检出丰富了DCMIS致病机制研究数据。
- 路超韩慧娟狄华穆艳超